English


颜晓峰:人在路上 路在脚下

2018-01-10 10:55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8-01-10 10:55:06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李贝

  “人在路上,路在脚下”,是颜晓峰一本论文集的书名,也是他48年军旅生涯、36年军校教师的真实写照。

  颜晓峰是国防大学教授、少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立二等功1次。回顾历程,27岁当教员,35岁评讲师,42岁读博士,50岁评正高,颜晓峰笑称自己是一个“蜗牛型”的人,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向前行进,“没有什么捷径,只是凭着步步不回头的劲头,才走到了今天。”他坦言。

  1972年,太行山脉的山坳,17岁的颜晓峰是一个连队里的炊事员,烧火做饭、养猪种菜……日子忙忙碌碌。炊事班的宿舍有本《反杜林论》,到了晚上闲暇时候,颜晓峰就拿起书来读。经常停电,他就做了盏油灯,没有煤油,点的是火炮牵引车的柴油。“苦涩但又舍不得放下,阅读经典让我领略了理论的深奥和魅力。”每每想起这段时光,他总是感慨不已,“一盏油灯、一本‘反杜’,竟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1982年5月,颜晓峰从部队调到石家庄陆军学院当教员,讲授哲学。为更加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先后进入解放军政治学院、国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专攻哲学。1993年,他调入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开启了13年哲学教研室、12年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工作历程。在教学科研中,他始终坚持“两个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融合,教学研究与著书立说相融合。从1995年出版的第一本个人著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论》、201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创新研究》,到2015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主编著作《建设法治中国》,都呈现出这样一条线索。

  “我们是教研人员,只能以专业为本,靠教研立身。”颜晓峰始终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为此,从1987年到2003年的十几年间,他光手抄的读书笔记就有77本。这些阅读过的书籍,成为他在教研道路上的铺路石,铸就了他深厚的理论功底。他信奉马克思的名言“时间是人的发展空间”,关键是怎样分配和使用最宝贵的时间。为完成一项写作任务,他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但却不愿为自己的名利地位去耗费心思。颜晓峰也会用自己的走过的路和体悟的经验劝诫学生,苦练内功,“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要把专业上的事情做好。”

  “能够克服眼前得失的烦恼,耐得住寂寞和清贫,用十年、几十年、以至一生来做一件事情,不变其志,不改其节,不悔其道,是需要一定的精神力量的。”颜晓峰在其写作的《诚信与文明》一书中写道。而他内心充盈,有着坚定而不动声色的精神力量,从教36年来始终不渝地坚守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阵地,耕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前沿。

  党的十八大以来,颜晓峰一直站在学习研究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的第一线。党的十九大后,他多次到机关、院校、部队、基层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有些培训部门的“常任教授”。他还在中央主要媒体发表文章,深入阐述新时代新矛盾新课题。他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渡,从解决旧的主要矛盾向解决新的主要矛盾过渡,从差距发展向共享发展过渡,是新时代的主要任务,是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刻内涵。

  走过国防大学校训墙时,年过六旬的颜晓峰久久地望着那面墙,“马上要告别军旅人生,但我还是会继续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工作,这是我的人生追求和兴趣所在,人还在路上,路仍在脚下。”(光明网记者王营采访整理)

颜晓峰:人在路上 路在脚下

  【颜晓峰简介】

  国防大学教授,专业技术少将,哲学博士。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首席专家,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立二等功1次。出版专著5本、个人论文集7本,入选中宣部“学习理论文库•理论家自选集”。

[责任编辑:李贝]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