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海军:以良好政治生态助力落实精准扶贫工作】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慕海军认为,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精准扶贫是我们当前务必要啃的一块硬骨头。为了避免个别地方精准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一种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关键。为了以一种良好的政治生态来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强化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在思想上将精准扶贫工作看作是一项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任务来加以对待,切不可掉以轻心,敷衍了事。其次,各级组织部门要严格把好精准扶贫队伍关,选拔那些有责任心、事业心、奉献心的好干部驻村工作,选派工作能力强的人员进行此项工作。再其次,要以严格的制度来保障扶贫对象的精准、扶贫资金使用的有效和阳光,即在人和钱两个方面做到精准到户、到人。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刘步勤、李平娟:把握关键点,有效推进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环保局刘步勤、李平娟指出,《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实施两年来,在保障公民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企事业单位加强污染治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少数单位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及时、内容不全面、信息不完整等问题。有效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健全制度,推动信息公开。只有以完善的制度作保障,才能确保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加强指导,深化信息公开。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作为环境监管的内容之一,应与环境监察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三是强化监督,促进信息公开。按照《办法》要求,强制企事业单位在门户网站、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或当地报刊上公开其环境信息。同时,还可以在公告、信息专刊、广播电视、本单位的信息公开栏等媒介公开信息。四是依法监管,规范信息公开。环保部门要将对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活动的监督检查纳入日常监管执法计划,按照网格化监管要求,做到执法全覆盖、监管无盲点。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