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

2018-07-30 17:52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8-07-30 17:52:40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郑芳芳

  【李锦:加快国企改革,引领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行至2018年年中,中国国有企业交出了一份90分的答卷。2018年上半年,央企运营的最大亮点在于新的利润增长点加速形成,央企的内部分化、结构优化在加速进行。而从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看,国有企业制造业投资有望延续温和反弹,这将支撑起中国的经济韧性。面对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的变化,中国应以坚定不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来应对,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到中国国有企业,应该着力解决三个短板,一是要带头突破技术短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二是补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短板,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集团层面的现代化制度体系。从中观上看,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系,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国有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王东京:资源稀缺假设基础是人的生命有限】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王东京认为,资源稀缺假设是经济学里很重要的假设,但是从供给角度、价格角度都很难阐释清楚资源是否必然稀缺。因此一个重要的思路是从需求角度解释资源的稀缺性,而非资源的绝对稀缺,即因为人的生命有限,所以资源呈现稀缺状态。这是因为,第一,人的欲望无限;第二,人的欲望无限而实际能够满足的需求有限;第三,自身购买力有限则是源于自身生产能力有限;第四,人自身生产能力有限是由于人的生命有限。所以,资源稀缺假设的依据是生命有限。而这一观点,如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会更加明确。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里认为,劳动的时间是最重要的资源,资源稀缺即为时间稀缺。即便机会成本,也可以化约为时间稀缺。

  摘编自《北京日报》

  【杨状振:大学评教制度异化,扭曲高等教育教学关系】

  河北大学副教授杨状振强调,为解决我国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再到现在向普及型教育过渡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国内高校在教学中普遍引入了学生评教制度。这一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负面效应之一,是交叉授课使许多大学教师,不得不去做授课内容的平衡工作,以确保课堂评优率不低于校院两级考核指标。这种现象又因为大量高校和赖其而生的独立学院将其发展为一项特殊利益,致使更多问题缠夹不清。负面效应之二,是实行捆绑授课,把“金课”变成“注水课”,还引发了评教制度的逻辑变迁与错位问题。高校内的教务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在自我扩权的驱使下,往往会不断延展评教的内涵,最终将评教制度演化成管理教师利益分配的手段。负面效应之三,是评教制度实施中庸俗化了师生关系,对高校教育生态造成伤害。“十年磨一剑”的寒窗苦读精神和“传道、授业、解惑”的师生伦理关系,被解构成简单、赤裸的知识贩卖关系,充满利益交换和精致算计。在全社会聚焦大学生“增负”问题的时候,认真总结和反思大学评教制度的利弊,显得尤其必要。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光明网记者 秦超整理)

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

[责任编辑:郑芳芳]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