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伟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陷入到多重困境之中,就连一直被他们视为西方的象征,并竭力对外输出的制度模式,也持续暴露出各种乱象:选举中违法行贿拉票渐成常态、竞选经费飞涨令政府债台高筑、政党间掣肘恶斗愈演愈烈、决策效率持续低下等等。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分析这类问题,能透过重重表象,准确把握到当代西方民主制度所内含的深刻矛盾。
其一,从民主制度的阶级属性看,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彼此割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在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需要尽可能地壮大力量,将其他阶级和阶层吸引到自身周围,这就要求它必须把本阶级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以争取其他阶级和阶层的认同与支持。在执政之后,资产阶级出于巩固统治、攫取更多利益的目的,依旧继续着这样的“把戏”。具体到民主制,尽管资产阶级不遗余力地宣扬这一制度致力于保障全体国民的权利和自由,但这普遍性外观难掩背后资产阶级为一己之私而枉顾公众利益的行径。如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2011年联邦改善限制性建筑和区域法案”,将“进入或滞留”指定的“限制”区域定性为重罪。该法案几乎全票通过,这表明不管民主党与共和党摆出怎样的姿态,他们代表的都是商业和金融寡头的利益。
其二,从民主制度的内容和效果看,民主与善治之间难以兼容。所谓“善治”,就是良好有效的治理,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关键在于实现全体公民共同参与国家社会的治理。在现实社会中,民主是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的最佳体现方式。好民主必然会产生善治的效果,而善治本身也会反过来使民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然而,在当代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中,资产阶级盲目崇拜现行的民主程序,赋予其民主设计以天然合理性,很少思考这样的民主程序能否承担起创造良好政治环境,助力政府与公民合作管理公共生活的职责。这种整体性视野的缺乏,不仅造成本来蕴含着丰富内容的民主被简化为选举,并最终在政治营销中经常性地沦为金钱游戏,使权力的制衡变成权力的否决,多方利益群体陷入对立胶着状态,致使政府效率低下,久议不决。
其三,从民主制度的范围看,政治民主与其他领域的民主相互背离。民主制度所涉范围是十分广泛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应成为民主展现自身魅力的有效场域。然而当今西方国家对其他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的民主问题经常选择避而不谈,可以说,政治民主与其他民主(包括经济民主)之间的矛盾所反映出的正是当下西方发达国家政治法律形式上的平等与经济社会事实上的不平等之间的矛盾。正如恩格斯所言,在资本主义社会,平等原则由于“被限制为仅仅在‘法律上的平等’而一笔勾消了,法律上的平等就是在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平等,即限制在目前主要的不平等的范围内的平等,简括地说,就是简直把不平等叫做平等”。
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西方式民主”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专政,它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西方式民主”注定无法通过自身的有限改革,彻底消除其内含的多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