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时代内涵
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这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对理想的深刻体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首要内容。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的情况下,如果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就可能变色变质。当前,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了这份坚定与忠诚,就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坚守政治防线,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正确方向,在利益得失面前强化思想定力,对党的理想、党的事业坚定不移、矢志不渝。
牢记根本宗旨,永远服务人民。从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庄严宣示: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根植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最鲜明的政治本色和最大政治优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在和平建设、长期执政条件下,共产党人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全党同志始终自觉恪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抵制权力私欲诱惑,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唯有如此,才能夯实党的执政之基。
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开拓创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显著特征。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表明:只有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才能使我们党始终充满活力,使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兴旺发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当前,改革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全党同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攻坚克难,务必破除假把式、花架子,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这是国之所需,也是民之所盼。
始终清正廉洁,保持艰苦奋斗。古人云,“政者,正也”。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克己奉公、自强勤政,历来是为官理政之要。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更是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然而,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四大危险”日益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谨记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恪守清正廉洁的为政底线,在不断奋斗、永远奋斗中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在不断加强学习中领会本色。丢掉本色,就是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首先需要理论上的自觉与自信。这就要求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领导干部和学习型党员,在全党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特别是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党的发展历史,增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以理论自觉促进行动自觉。
在提高党性修养中筑牢本色。政治本色本质上是党性的体现。党性,犹如一道防火墙,保护党的肌体不为各种“病毒”所侵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加强党性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章,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不断修正人生坐标、提升思想境界,永不褪色、永不变质,充分展示人民公仆的形象和风采。
在自觉躬行实践中砥砺本色。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永葆本色、砥砺本色,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必须积极投身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实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时刻注意清扫思想灰尘,保持清正廉洁,恪守为政底线,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忠诚服务人民的实践中保持本色,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