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与世界形势变动下的中国策”系列稿件⑪】
8月19日,由国际政治与金融安全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室、光明网理论部联合主办的“欧洲与世界形势变动下的中国策”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欧洲与国际政治与安全”“欧洲与国际经济格局走势”进行发言讨论。光明网整理发言专家观点,由光明网理论频道独家刊发,以飨网友。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经济室助理研究员 杨成玉
整体而言,当前欧洲经济形势正处于持续复苏的周期中。继2014年经济开始整体企稳复苏后,2015年欧盟经济出现了较高增长,欧盟、欧元区实现2.2%和2%的同比增长。2016年欧盟、欧元区经济增长分别为1.9%和1.8%,增长速度小于2015年水平;就业市场方面,2013年以来欧盟就业持续改善,2016年,欧盟、欧元区失业率均下降0.9个百分点,分别为8.6%和10.1%;欧盟成员国政府赤字、债务改善较为显著,伴随欧洲经货联盟改革以及各国财政契约的落实,系统性风险可控。结合2017年上半年经济数据看,欧盟经济整体出现较为强势复苏的态势,基本符合经济周期理论“繁荣、衰退、危机、复苏、繁荣”的规律。
但是,在经济持续复苏的大背景下,欧盟经济存在部分较为负面的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演变:一是欧盟对外投资方面。近年来,欧盟整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这一变化与欧盟自身市场资本收益低、参与全球经济动机不足存在直接原因;二是欧盟对外贸易方面。从2016年数据看,欧盟整体出口、进口分别下降2.44%和1.24%。欧盟整体外贸形势出现恶化,拉动经济增长的动能受到抑制。对外贸易的萎缩可以视为欧盟市场需求、欧元汇率波动以及欧盟产业链固化等原因的综合表现。
中欧关系主要还是以经贸关系为主要纽带,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在国际贸易方面与中国合作密切。但近年来,双方逐渐爆发了一些贸易战频繁。随着双边贸易的密切,中欧如何避免贸易摩擦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这涉及到中欧双方产业的互补性。产业之间存在互补性,合作前景无疑会更大。
二是合作模式问题。贸易与投资还是中欧合作的主流,贸易导向化、投资动机不明等问题容易引起摩擦。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考虑,一方面完善现有价值链体系,另一方面在现有价值链不足的、需要补充的节点重点突破,这种合作模式应该是欧方更容易接受的。
系列稿件一:熊 炜:欧洲之病在“腠理”,还是入“膏肓”?
系列稿件二:赵 晨:欧盟“激进化”世界主义理念的碰壁
系列稿件三:王 磊:欧盟对外政策的调整、原因及其展望
系列稿件四:赵纪周:国际格局视野下的欧盟与中欧关系
系列稿件五:肖 河:比较视野下的欧洲民粹政治发展
系列稿件六:熊 厚:新经济格局下欧洲经济稳定作用还能一如既往吗?
系列稿件七:徐晏卓:英国脱欧公投后欧洲安全防务不确定性
系列稿件八:毛维准:欧洲变局下的世界贸易规则调整及中国应对
系列稿件九:周 凯:英国脱欧与中国进入欧洲金融市场的三个机遇
系列稿件十:周 凯:英国脱欧与中国进入欧洲金融市场的三个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