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近期,网上曝光多位演员片酬,某些大牌明星一部影视剧片酬近亿。部分人气明星参与综艺节目价格也高达上千万,“天价片酬”再度成为舆论热点。长期以来,影视明星片酬问题总是随着影视作品进入大众视线,片酬越来越高,而影视作品质量却难以保障,观众频频吐槽“雷剧”的情况尚未改变。有观点担忧,天价片酬会使影视业陷入“片酬高—制作成本缩水—作品质量下降—难推出新演员—倚重少数明星—片酬再度增加”的恶循环之中。

  那么,造成天价片酬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它到底会给影视业带来哪些影响?又该如何进行有效治理呢?围绕这些问题,光明网记者采访到资深影视制作人郭志凯,以下为采访实录。 

 

  影视行业供需矛盾凸显,助长天价片酬出现

 

  天价片酬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最主要的原因是日益凸显的市场供需矛盾。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对演员的需求量增大,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演员数量却有限,因此产生了供不应求的现象,片酬自然也会随之增高。再加上演员档期有限,进一步催动天价片酬的出现。

  举例来说,以前我国的电影、电视剧制作数量较少,有影响力的一线演员有充足的时间去拍摄,工作量在演员能接受的范围内,压力较小,因此片酬能够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不会过高。但是现在影视剧数量呈井喷式增长,而一线演员的数量并没有增加,有限的演员要参演多部影视剧,不仅压缩其拍摄时间,且档期也难以排开,分配难度加大。如当下热门的黄渤、孙红雷、彭于晏等一线明星,他们未来几年内的档期很可能已经排满,在竞争激烈的影视业市场中,制片方很难拿到他们之后的档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有需求的制片方若有新剧本指定某个明星主演,而该明星档期已满,那么片酬肯定水涨船高,极有可能翻倍增长。此外,还存在另一种情况,明星因档期等种种原因不愿参与演出,试图以高价片酬推脱,但制片方却没有拒绝,也会助长片酬的增高。

  此外,以前国内影视业片酬的计算方式一般是以集数为单位来算,而现在片酬的计算方式则改为按拍摄天数算,这也是造成片酬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 

 

  “快餐影视”模式过度追求明星效应,质量下降精品匮乏

 

  影视剧的质量不仅仅体现在票房和收视率上,而是由剧本及演员等众多因素决定,必须精益求精。但是现在的电影、电视剧多数已成为快消品,更新速度加快。这种“快餐影视”最主要的需求有二:一是要有好的导演,二是优秀的演员和营销团队。相对来说,最终成品质量反而被忽视。大咖明星和时下众多热门“小鲜肉”拥有众多粉丝,利于影视剧的宣传,对票房、收视率有一定的保障。导演和制片方往往过于看中明星效应,通过提高片酬等手段请来档期已满的演员,从而缩短拍摄周期,导致演员无法专心投入表演之中,导演也不再对镜头及演员表演提出高要求,影视作品质量自然会下降。

  “雷剧”“烂片”的产生不仅仅是天价片酬造成的,制片方过于追求票房成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导演选用“小鲜肉”等新生代演员,乃至体育明星等其它领域非专业人士参加演出,虽然能凭借他们的影响力吸引粉丝观影,但由于演技方面还很欠缺,就会影响整个片子的质量。再加上一直以来未能解决的剧本、音乐等原创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了国内影视精品十分匮乏。伴随着观众审美情趣的提升,上述问题如不能尽快解决,必然会对这一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带来危害。目前,中国影视业最需要的是从业者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去深思熟虑、冷静思考未来的路在哪里。

 

  天价片酬是市场问题,还需通过市场来调节

 

  天价片酬实际上很难界定,其根本是在市场影响下发展出现的。例如王菲演唱会门票价格高达几万元,尽管价格昂贵引起争议,但有粉丝为其买单。严格来说,天价片酬只是相对于其它行业而言,对此还是要理性看待,不能脱离行业只看价格,而看不到演员背后的价值。因此,我认为要遏制天价片酬,真正起作用的仍是市场。应遵循市场规律,将天价片酬的问题交给市场自己来调节。

  当前有很多观众、网民乃至媒体紧盯明星片酬,反映出影视作品内容吸引力不足的问题。而一部真正优秀的影视作品会将观众的目光转移到影片本身,让观众不再过多关注片酬高低。所以影视业的从业者应该用自己的态度和良心,去努力做优质的影片,为观众奉献更多优秀的作品,才能为影视业持续发展培育出更健康、更宽广的市场空间。

  (光明网记者孙云清 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郑芳芳

往期回顾

栏目简介

1961年,邓拓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杂文,这些杂文敢于正视现实,大胆评论各种不正之风, 并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发人深省。光明网现推出《新燕山夜话》专栏,承继《燕山夜话》的品格和精神,聚焦当前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中的热门话题,邀请各领域、各行业的中青年知识分子,以有声评论的方式进行深入解读。

如果您对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或者在生活、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智慧和经验,并 愿意与网友分享,欢迎将您的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发送至邮箱xysyh@gmw.cn,我们将及时回复您的来信。

栏目策划:光明网理论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