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嘉宾介绍】
刘旭友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应着力于提高五种能力
刘旭友2018-02-02 王贤臻

  表象上,地理禀赋差、生计资本组合不优、产业发展不充分、市场发育程度低、组织化程度不高是欠发达地区乡村的客观现实。实质上,这些客观现实是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能力不足的反映。实现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应着力于提高五种能力。

  一、以补齐公共服务体系短板为突破口,提高欠发达地区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基本公共服务事关百姓衣食住行,事关发展基础。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种类不全、结构不优、水平不高,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也是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最大短板。必须创新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体制,加速形成以国家财政为主体、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投资机制,持续加大欠发达地区乡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与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更多更好的基础服务类和基本保障类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欠发达地区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二、优化生计资本质量与生计策略,提高欠发达地区乡村生计资本运筹能力

  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振兴取决于生计资本的数量、质量、生计资本体系的内部结构以及欠发达地区农民运筹生计资本的能力。提高生计资本数量、质量与优化生计策略并举提高贫困农户生计资本运筹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第一,提高欠发达地区乡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改善自然资本,增益社会资本。第二,牢牢抓住教育和健康,提高欠发达地区乡村人力资本质量。教育富“脑”,医疗卫生强“身”,提高欠发达地区乡村人力资本质量,教育与医疗卫生一样都不能少。牢固树立“教育走在发展前”的意识,坚持把教育作为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可持续战略。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加强欠发达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乡村公共卫生服务,促进人力资本健康增值,助力乡村振兴。第三,创新工作方法解决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资金瓶颈,坚持资本积累与资本聚集相结合,加大金融振兴乡村力度,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繁荣发展,消除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金融资本障碍。

  三、激发农民的主动性,提高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能力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重大内容。欠发达地区乡村要实现振兴,离不开精神振兴。乡村精神振兴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为要,没有乡村文化的振兴就没有乡村的真正振兴。通过村级道德讲堂、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文化墙等乡村文化阵地,吸取村落文化的精华,选树乡村振兴典型,营造乡村振兴氛围,塑造乡村振兴主体意识,唤醒农民“想振兴”的意愿,树立振兴信心,汇聚乡村振兴正能量,转变农民在振兴乡村实践中的结构性位置,赋予欠发达地区农民更多选择振兴乡村产业的权力,让农民在振兴乡村资源分配中处于优先位置,致力于振兴产业,实现产业兴旺,消除农民“能振兴”的顾虑,提高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能力。

  四、促进与现代市场的有效衔接,提高欠发达地区乡村应对市场的能力

  欠发达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低,难以同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实现有效对接。促进现代市场与欠发达地区乡村的有效衔接,切实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是实现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遵循市场规律,加快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按市场规则运作,加快要素市场构建的步伐,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强化市场意识,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和方法,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各类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实现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欠发达地区乡村适应现代市场的能力。

  五、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提高欠发达地区乡村组织化能力

  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须构建多元互济联动的组织体系,提高乡村组织化能力。第一,村级党组织处于乡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切实提高欠发达地区乡村组织化程度,首先必须建设好乡村党支部,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其他各类组织建设,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组织能力。第二,切实强化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是提高欠发达地区乡村组织化能力的重要抓手。重视村委会干部队伍建设,把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农民和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农民选进村委班子,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第三,切实提高欠发达地区乡村组织化程度,还必须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加强村妇代会、村治保、调解委员会建设,改进共青团、妇代会等群团组织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开创村级群团工作新格局。第四,提高欠发达地区乡村农村组织化程度,必须大力推进村级经济组织的建设,壮大集体经济,夯实农村组织化的经济基础,通过壮大集体经济提高乡村振兴的经济组织能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