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年轻人,是时候和“丧文化”说再见了

年轻人,是时候和“丧文化”说再见了

2019-02-15 16:15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所所长、内蒙古自治区新媒体研究中心研究员 江鸿

  近期来,作为舶来品的“丧文化”开始在互联网上愈演愈烈,甚至诞生出了一个个网络热词、一个个的丧系网红。

  表面上看,丧文化好像是一种我自知足常乐,不争不抢的“养身”文化,但实则这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消极态度,轻则使人陷入颓废的泥沼,重则使人失去目标和希望,沦为“三和大神”,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

  从社会发展的规律看,“丧文化”虽源自互联网,但其注定只会是“昙花一现”,远不是互联网的主流文化。不过,如果任由“丧文化”肆意传播,对个体、对社会也还是会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因此,也就需要及时“打打针”,把这股“病毒”逼出互联网“体外”。

  不过这个针怎么打是有着“定数”的,乱打针是要不得的。

  先打“管理针”

  据2018年7月CNNIC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8.02亿,在8.02亿的网民中29岁以下的网民占据了49.7%。

  数字是能“说话”的!“互联网”时代,怎么样使互联网扬长避短,发挥其推动年轻人奋发向上的“助推剂”作用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众所周知,多数国家对影视作品均有着一套较为成熟的分级审核、按国情处理的做法,以此保证其“不走偏”,能发挥出提供“正能量娱乐”,开拓“正能量视野”的作用。同样,在广告发布领域各国也有着一系列的发布管理要求,对其文案、画面、音视频等做出了严格规定,以使其不至于在民众中产生负面的示范效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互联网的非新闻资讯类内容发布,政府能否在界定好“丧文化”范畴的基础上,也借鉴一下影视领域、广告行业的作法,建立起符合国情而又不违背互联网精神的一套标准体系,画好“红线”,扎好“栅栏”,推动互联网的内容管理向纵深方向发展,让各类内容在互联网上发布时都有据可依,有标准可查,从而在源头上立起一道有效的“水坝”,将不健康的“丧文化”拒之网外。

  此外,有鉴于目前不健康的“丧文化”更多的是在互联网的社区论坛,自媒体,网络游戏中以短视频、直播、帖子的形式出现这一现实情况,国家互联网管理部门,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等应该精准定位,跳出传统“说教”的老路子,深入到这些互联网“集群”中,熟悉一下这些“丧文化”的传播路径,传播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与引导方案,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刹住”丧文化的传播势头。

  再打“引导针”

  “刹住”、“管住”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如何将年轻一代从“丧文化”的影响中引导出来才是重中之重。

  对此,文化部门能不能提供符合青少年喜好的互联网内容?教育部门能不能把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开发出能调动起青少年参与热情的教育产品?社会整体能不能面向青少年营造出“奋斗才能成功”“阶层并非固化”“未来需要努力”的氛围?各种积极向上的活动能不能多开展一些?各种机会能不能多为年轻人创造一些?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重视起来。

  当然,媒体的引导作用同样不可轻视。试想一下,如果媒体频繁报道“葛优躺”“史上最难就业季”等内容,或多或少会打击年轻人的“上进心”,这也等于无意中给“丧文化”的蔓延加了一把劲。因此,从媒体角度看,多登载一些加油鼓劲的文章,多组织年轻人开展一些正能量的活动,对扫清消极的“丧文化”,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大有帮助的。

  三打“氛围针”

  清代孙洙有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此话说出了文化浸润的效果。身处“丧文化”的包裹中,自身想不丧也难,而身处积极向上的“奋文化”氛围内,自身也会不由自主地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动力。因此,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对青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氛围的造就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网民、媒体、社会组织乃至国家机构齐心协力,从细微处着手,一点一滴地实施下去。简言之即,国家多创造机会,营造公平竞争的好环境,教育部门改变教育方法做好减压工作,社会多关注年轻人的动态……多方齐动之下,“丧文化”自然会大大缩减其影响力,而“奋文化”也就会逐渐成为主力军。

  代代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正如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的那样:“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盘,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在全新的时代,年轻人更要正视挫折与困难,以“洪荒之力”改变它,而不是一味地躲避乃至屈服,应该像习近平总书记教诲的那样,“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为了个体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年轻人是时候和“丧文化”说再见了!

[ 位置: 首页> 理论频道> 理论专稿 责编:郑芳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