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闻背景:教育部高校学生司13日称,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今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依然艰巨。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支持灵活就业的措施,要求研究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兜底措施,推动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保的户籍限制。本期访谈就灵活就业的社会属性、规范、发展前景等热点,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就业研究室主任曲玥进行分享。以下为采访实录。

 

  灵活就业与传统就业是互补共促关系

  我们知道,传统就业更多体现在签订一定形式的劳动合同、具有相对固定的工作任务、约定较为明确的劳动时间,并给予相应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特征。总体而言,传统就业的职业生涯相对固定,就业较为稳定。而灵活就业伴随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需求体现了更多临时性、多样性。对于用工需求方,其承担的综合劳动成本相对较低;对于劳动者来说,其岗位相对不具有太高的稳定性。当前灵活就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形式也愈发丰富。灵活就业与传统就业有相互补充的关系。

  灵活就业的产生源于劳动供需的变化

  灵活就业的产生既有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需求方面的原因。在劳动供给方面,新加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具有更加多样化和自由的生活理念,灵活的就业形式得以在劳动时间的弹性上、劳动内容的多样化上满足他们自由支配生活时间和尝试多种职业体验的偏好。对于逐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90后以及00后,这一代人总体出生生长于社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时期,在生长过程中生活较为舒适,可能有机会培养了多个兴趣爱好特长,并见识接触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不断涌现的新的事物和社会现象,因此可能对多种事物都有兴趣。从相关的文化观念和个人意愿上看,他们更加追求遵从自身个性的较为自由多样的生活方式,因此愿意尝试新鲜事物。体现在其进入劳动力市场阶段的职业选择方面,他们更愿意尝试更加灵活的就业形式。在劳动需求方面,在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后,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就业形态的变迁都快速发生变化,对更多就业形态产生了更快的多变的需求,其中包括对灵活就业的需求。

促进灵活就业重在政策加码

图源:新华网

  灵活就业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前景可期

  纵观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了解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演变是一般性现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开始加速。对于第二产业,其将逐渐由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第三产业,则由传统服务业逐渐升级为以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为代表的现代高端服务业。因此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上讲,在我国当前这样产业快速调整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相应快速的就业变化,新形式、新工种和新职业将快速涌现。此外,不断出现的新的社会经济现象,也会带来新的就业业态的不断出现,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快速发展和应用也支撑了这样的就业业态变化。以2020年我国乃至全球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来看,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和就业受影响的关键链条之一在于无法延续传统人员聚集和人员面对面的服务。针对这一点,劳动力市场探索了依托远程办公、在线服务等新的运行和就业模式。随着产业结构变迁和社会经济形态变化的加速,多样化的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也会加速产生,那么灵活就业在数量上和形式上都会有更多的体现。

促进灵活就业重在政策加码

图源:央视新闻

  青年需强化通识教育以应对新技术变迁的挑战

  在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技术的应用对未来的技能需求发生了变化,专用型的技能更容易受到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而通用型的技能更容易帮助劳动者适应技术变迁。因此,拥有扎实的基础学科教育等通识教育(如数学、英语、计算机操作、读写表达以及学习能力等),有助于劳动者在不断变化的技术革新和岗位变化时适应相应的变化乃至推动相应的创新。今后产业经济转型更加迅速,对具体的技能需求也会加快变化。那么对于青少年来说,保持并且不断地积累自身的通识化的教育和人力资本水平,以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方对于技能的需求变化,并可以依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广泛尝试职业体验,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的同时也得以实现自身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

促进灵活就业重在政策加码

图源:新华网

  多方合力,引导灵活就业健康有序发展

  不断涌现的新的就业形态在一方面丰富了劳动力市场的内容、提高了劳动力市场上调节能力的灵活性,但在另一方面的确给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的规制带来了很多挑战。灵活的就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过程中、以及不断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现象下可能被淘汰掉的部分就业。从这个角度上看,在政策和公共服务方面,出台对相应新职业和新工种等灵活就业的支持政策,引导旧的不适应新形势的可能被淘汰的原就业人员适应新岗位等措施有助于缓解就业问题以及相应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上,灵活性和安全性始终是需要权衡的两个方面。应该说,不断涌现的新的就业形式体现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变化,而如何实现对灵活就业的监管,保证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的安全性(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社会保险的缴纳、雇佣和解雇的各方面约定等),则是公共政策方面的另一项重大挑战。以往依托劳动合同和具体岗位的社会保障可能无法适用于灵活就业。因此,除了对灵活就业覆盖基本托底的社会保障之外,劳动力市场的监管需要尝试新的适用于新业态就业的保障方式,比如依托具体工作任务而制定相应的对劳动者的保障等。

  (光明网记者赵宇 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蒋正翔

往期回顾

栏目简介

1961年,邓拓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杂文,这些杂文敢于正视现实,大胆评论各种不正之风, 并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发人深省。光明网现推出《新燕山夜话》专栏,承继《燕山夜话》的品格和精神,聚焦当前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中的热门话题,邀请各领域、各行业的中青年知识分子,以有声评论的方式进行深入解读。

如果您对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或者在生活、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智慧和经验,并 愿意与网友分享,欢迎将您的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发送至邮箱xysyh@gmw.cn,我们将及时回复您的来信。

栏目策划:光明网理论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