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金观平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发挥好其资本市场“压舱石”作用,政策有部署、投资者有期待。在政策鼓励下,近年来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有所提高,市场影响力、话语权越来越大。但总的来看,当前资本市场仍面临中长期资金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尚未完全形成。
分析起来,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部分上市公司质地不佳,投资价值欠缺,影响了长钱“愿意来”的意愿;二是社保、保险、企业年金等资金在入市比例、范围等方面仍有诸多限制,抑制了长钱“来得了”的积极性;三是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时有出现,动摇了长钱“留下来”的信心。
对症下药方能标本兼治。要发挥好中长期资金“定海神针”作用,努力提振资本市场,既需针对痛点堵点开对药方,也要瞄准重点难点用足剂量,在引导上下功夫,让“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
更大力度培育机构投资者,是“长钱更多”的重要前提。公募基金、养老金、银行保险机构等是投资者中的专业机构代表,也是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中长期资金来源,要着力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并拓展其资金运用舞台。一方面,把权益类公募基金作为发展重点,通过进一步优化权益类基金产品注册,推动宽基ETF等指数化产品创新,大幅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另一方面,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丰富中长期资金可投资产类别,提升长期投资灵活度,为更多有意愿、有实力的长钱敞开入场的渠道。
更大力度完善配套制度环境,是“长钱更长”的关键一招。考核制度犹如指挥棒,引导着资金长投或短投的偏好选择。当前,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仍存在考核短期化倾向,导致部分机构投资者长钱短投、操作“散户化”现象严重。未来,仍需提高对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监管的包容性,健全推广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以更长期的业绩导向,纠偏机构投资者短视行为,引导其做坚定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者。
更大力度营造良好市场生态,是“回报更优”的根本保障。无论是长期资金还是短期资金,保值增值是入市投资的重要追求。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场,还需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生态,持续完善发行上市、交易、退市等关键基础制度,提高制度的包容性和精准性,发现和支持更多优质企业上市,并坚持把保护投资者权益作为重中之重。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从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入手,努力提振市场信心、激活交投热情,推动市场估值回归合理水平,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一项必要而紧迫的课题。(金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