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流通体系
首页> 理论频道> 光明独家 > 正文

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流通体系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2-01-27 14: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谢莉娟(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2021年3月,“强化流通体系支撑作用”写入我国“十四五”规划;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对各地区各部门提出“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可见,进入新发展阶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而对于起重要支撑作用的流通体系而言,“高质量”既是建设标准,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凸显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题中应有之义。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流通体系,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高质量首先是基于“市场”的标准,即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成货畅其流、高效运行的市场流通体系。基于市场的内在尺度,流通效率的高低仍是评判流通体系高质量与否的首要指标。从“流通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固有范畴来看,高效率的商品流通总要表现为时间节省和空间扩张,或者说,力求以更短的流通时间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其具体实现则要从市场的微观基础着手,培育起一批能够高效服务于国内大循环、并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主体,以及具备强大信息与资源整合能力的商品流通平台,以突破我国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跨地区流转能力不强、内外贸协调能力不够等发展问题。以中国实践为例,我国市场流通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渐进式变革的过程,其巨大变化是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改”出来的,其主线就在于,政府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流通领域的行政管理大幅缩紧,循序渐进让位于日渐成熟的市场机制,由政府对流通运行起决定性作用转变为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历史经验表明,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竞争都是流通效率的试金石,企业作为流通体系的真正主体,其微观机制的不断创新是流通体系高质量运行的底层逻辑。

  更具体而言,从构建高质量市场微观基础的角度,传统意义上的商品批发和零售企业仍是现代流通体系的核心主体,而其高质量发展仍首要表现为商品经营能力的提高,即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采买和销售活动,提高商品把控能力,加快库存周转,对供需匹配发挥高质量媒介作用。特别是对大型零售企业而言,不能一味地与商品脱钩而向平台化转型。有些观点认为,在未来的流通竞争中,只有平台的天下,再无渠道的价值;而实际上,平台并不是什么新模式,平台也无法代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以中国零售业的实践为例,在其市场化转型发展并借鉴西方模式的过程中,大型超市、百货商场曾普遍引入“通道费”“联营制”模式,其实质就是转向出租场地、柜台、货架的平台化思路,虽然避开了选品、采购的风险,但也带来自主经营能力缺失、流通效率损失的现实问题,以及过度金融化和商业地产化的风险。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从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消费需要出发,流通企业专业化地采购商品、买卖商品、经营商品,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不可替代的商业功能。只有扎实练好“自营”商业的“基本功”,才能使流通过程持续不断地服务于广大劳动者的真实消费需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同时,高质量的市场流通体系必须内含发达畅通的物流体系,因而也要着力培育一批具有高效保管、运输、配送和价值链整合能力的商贸物流企业。2021年8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年)》,说明商贸物流的高质量发展也是贯彻落实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决策部署中的重点任务。比如,在2020年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和配送体系,为群众居家购物保持生活安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比如,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能逐步赶超西方发达国家,高效物流体系和商贸物流企业所发挥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不容小觑。

  当然,流通体系建设与市场体系完善是相辅相成的,高质量的流通体系寓于高质量的市场体系之中,其既是市场体系运行效率的集中体现,又以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国内统一大市场为基础,并与信息、金融、供应链等高质量服务体系发生紧密互动。

  高质量必然还包含“现代”的标准,在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当下阶段,现代化的最直观特征即数字化。现代化本身是个动态变迁的概念,在特定时代有着具体不同的标准。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数字化已不是什么新概念,但无疑是对现代化指征的最基本和最突出反映。以零售企业为实践先锋,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引领世界数字化发展前进方向。数字化赋予了流通企业愈益精准的市场和消费洞察能力,不仅使其助力供需敏捷匹配,而且大大强化了流通反向引导、联动生产的能力,尽力减少了供需错配,并进一步深度贯通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化升级。比如,有大型电商平台提出,“数据是人类第一次自己创造的能源,而且越用越值钱”,有互联网新创企业提出,“大数据是燃料,算法是发动机”。大量实践表明,大数据算法正在成为破译市场需求的不二法门。再比如,很多流通企业正推出高比例的自有品牌产品,不少电商平台也正联手大数据推行反向定制生产,假如没有数字化的连接,这些是绝不可能大范围、大规模实现的。

  基于数字化零售的实践经验,下一步,批发体系的数字化重构将是重要发力点,批零高效分工协作是数字化流通体系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率先发力于批发领域,破除了“一二三零”(即一二三级批发和零售)体制,但在原批发体系解体后,各地兴办的大小批发市场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其规范化、组织化发展问题及其未来命运一直是实践的难点。当前数字经济不仅为传统批发市场带来了信息化转型契机,而且有望通过数字技术的赋能,培育起真正具有跨区域整合能力的大型综合或专职批发企业。同时,在数字化趋势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也将加快商品运输及配送体系的智慧化升级。通过数字化的全方位驱动和赋能,使流通体系不断夯实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性作用,并更加突显对畅通经济循环的先导性作用,是高质量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必然方向。

  高质量更要凸显中国特色,即中国现代流通体系的特色要始终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相联系。政府支持和主导下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中国流通体系的典型特点和独特优势。由国家集中组织和投资兴建的交通运输通讯及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不只为了弥补私人资本的市场失灵,而且体现在对这些一般性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超前投入,使其广泛覆盖不同区域,普及到农村乃至大山深处,为构建高效畅通、城乡一体的流通体系充分配置基础性物质条件,从而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组织力强、协作性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也是中国特色的真正体现。

  中国特色流通体系建设还要牢牢把握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使流通体系切实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绝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发展目的。这就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公有制经济对稳定市场大局的主体作用,优化流通体系的宏观管理机制、预警过度金融化等虚拟经济信号,遏制“资本的本性”在流通过程的无序飞舞,绝不能让流通体系脱钩实体经济。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列为重点任务,国家随后也发布了系列政策文件加以强调。防范资本无序扩张不等于限制资本发展和扩张,也不是一个“行业”或“领域”的概念,而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出发,对守护和壮大实体经济的强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实践表明,当资本与商品不断脱钩、与现实的消费需要相脱离,从而过度金融化、虚拟化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经济泡沫化。举例来说,数字化只要是为真实的消费需要而服务,就具有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无限潜力,但如果成为资本赚钱和发财的手段,则具有催生虚拟经济乃至诱发经济危机的无穷后患。这就说明,技术只是发展生产力的工具,基本经济制度层面的区别才是最根本的。

  中国特色流通体系建设更要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一致,特别是在当前依托电子商务、数字平台、直播助农等不同形式开展的各类新型贸易活动,不仅为商品流通不断发掘新渠道和新市场,而且有效激发了有利于劳动者增收创收的多种多样的创业创新活动,实践中已经涌现出流通助农和扶贫的大量生动案例。未来,要继续推动形成以商业促产业、以创业促就业的流通减贫增收机制,使流通体系真正助力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

[ 责编:郑芳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依靠技术攻关和要素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