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理论慕课】李宏伟: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本课主题】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主讲嘉宾】

  李宏伟,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文字实录】

  一、技术创新增强了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的可行性

  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测绘地理信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基本要素。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广泛应用。开展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兼顾空间布局和时间维度,以“测”促“监”,可以保障决策的有效执行和责任的扎实落实。

  1、能够为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要求,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地理信息与国情监测在空间规划体系、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应用工作,推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有效实施。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研究制定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监测评估技术方案,对国家级和省级各类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及运行状态、差别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发展方向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

  2、能够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环境监测预警提供信息保障

  我国在实施基本国策的过程中,相继设立了人口红线、耕地红线和水资源红线。2015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明确要求利用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为科学划定和管理生态红线,国家环保部门与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共同研究如何发挥测绘地理信息资源与技术的作用。近年来,两部门开展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遥感现状调查,在双方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利用GIS信息数据编制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资源现状遥感调查图集》,并结合有关地貌、气象、降水以及地质、水文资料,建立了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综合数据库。通过对自然资源(山水林田湖)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互关系及时空演变进行持续调查、统计、分析、评价和预测,支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产权管理体制机制。

  3、能够为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提供服务保障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有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亟须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与预警机制,这就需要基于地理要素信息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通过实施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能够客观反映地表自然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状况,揭示某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特别要加大对耕地、林地、水域的重点监测,建立各行业各部门资料数据共享、共建、互换机制,使得资料发挥最大效益,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保驾护航,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4、能够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客观数据

  2015年,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联合28个部委开展了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的通知,要求通过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推动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自然资源统计调查制度,努力摸清自然资源资产的家底及其变动情况,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信息基础、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国家统计局等8部委还印发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编制度(编制指南)》,提出与测绘地信局建立“8+1”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工作开展。

  5、能够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事实依据

  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可以客观、公正地监测和分析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变化,及时发现和纠正决策执行中偏离决策目标的行为,保障决策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促进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保护和监管,并能够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事实依据。

  二、现实情况呼唤顶层设计

  我国自然资源监管职能分散于多个职能部门,不同部门的监管领域交叉重叠,存在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现象。有的监测数据相互矛盾,缺少合作共享机制,协调成本较高;有的缺乏整体规划,反映自然资源整体状况的数据和资源使用实时监测数据相对缺乏;有的存在空白地带,对某些类别或某些地区的自然资源利用没有按照自然资源规划进行,难以防范自然资源的无序开发、破坏和流失。这些状况难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必须加以改变。

  当前亟待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调查、登记、管理和监测制度,根据登记权、管理权与监督权分开原则,划定相关部门职能,规范自然资源的统一综合化管理,明确规定自然资源监管的责任主体、监管职责及分工、监管程序等。充分整合利用各部门监测力量,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采用多种监测工具和手段,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监测网,形成全覆盖的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体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