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理论慕课】邱耕田:以整体性思维看待新发展理念

  【本课主题】

  以整体性思维看待新发展理念

  【主讲嘉宾】

  邱耕田,中央党校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多部论著,在《中国社会科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了大量文章,在中央党校曾为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学院讲授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等方面的课程。

  【文字实录】

  对于新发展理念,我们需要用整体性思维去看待和落实它们,切不可就事论事,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以一种形而上学的态度机械对待它们。整体性思维揭示的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关联性,这种关联性表现为构成系统的静态的要素之间和动态的发展阶段之间内在的、稳固的联系。整体性思维运用的是辩证分析的方法。在整体性思维看来,五大发展理念之间有着清晰的界限,各自有着明确不同的内容,它们分别是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角度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动力、关系、价值目标等要素的概括与反映。其中,创新主要揭示的是发展的动力问题;协调主要是从横向的要素间或区域间关系的角度对发展理念的一种把握;绿色主要反映的是发展与生态的关系问题,或是从发展的纵向关系或代际关系角度对发展理念的一种把握;开放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从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关系的角度对发展理念的一种揭示;共享则是从发展的价值取向的角度对发展理念的一种认识,反映的是以“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可以说全面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主要内容、属性和要求,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当然,整体性思维观念既看到了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区别,更看到了它们之间所具有的共性或统一性。这种共性主要表现为:其一,五大发展理念都有共同的实践基础,即它们统一于和服务于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二,五大发展理念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其三,五大发展理念都要坚持或体现共同的发展原则,即都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等。正由于有着如此重要的“共性”,才使得五种发展理念之间具有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内在联系,并使其成为了具有高度统一性的整体。换言之,五大发展理念之所以是“新”发展理念,关键在于它们是一个整体,是关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具有整体性的发展理念。这种整体性不仅反映了五种发展理念在关系上的相互依存性,而且还揭示了它们在功能上的高度统一性。

  五种发展理念,如果分门别类、单独地去看待和实施它们的话,只能对中国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唯有发挥它们有机统一所拥有的整体性功能,才能真正指导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整体性角度来把握和对待新发展新理念。用整体性思维观念来认识发展,实际上是对传统发展理念的一种扬弃和超越,而这种具有形而上学性质的传统发展理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把系统中的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发展绝对化、至上化,或总是基于社会系统的某一要素或某一方面来看待及从事发展活动,由此造成了现实中顾此失彼的片面失调的发展态势。其二,把社会系统中的某一发展阶段绝对化、至上化,从而导致了传统发展理念只重当前或当下而忽视过去特别是未来的负面现实。换言之,这种把现阶段的发展绝对化甚至唯一化的理念和做法,只会造成人类的断代性发展或无未来的发展。在整体性思维看来,整体性应当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最高和最有价值的特性。整体性作为当今中国发展的本质属性,是新时代中国发展与传统发展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用整体性思维来考察当今中国的发展,可以获得两方面重要的认识:第一,从认识论的视角看,整体性思维观念的提出,把我们以往对发展的观照基点由构成社会系统的要素和社会的某一特定的发展阶段转向了着重对要素和阶段间关系的认识上。即整体性的思想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认识方面,必须要从“要素论”、“眼前论”中走出来,转向于发展的整体性即要素间、阶段间的关联性上面。这是发展认识论方面的飞跃性变化,能使人们对发展存在的认识,由“要素发展论”进入到“整体发展论”的更高境界。第二,从方法论的视角看,整体性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的认识和实践方法,我们要从整体性视角来把握、分析、评价和解决发展问题。具体而言:我们审视发展现实、解决发展问题、重塑发展未来,都需要一种整体性的视野,从而整体性的思维观念和实践方法成为了我们从事发展实践并进而实现我们发展目标的重要的方法论武器。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要“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