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汤哲远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围绕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事关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办好思政课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如何讲好思政课,关键是要创新思政课讲授,把“关键课”和“大道理”讲到学生心坎上,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让思政课的“理”自然入脑入心。为此,讲授必须在“真、透、深、活、广、新”上下功夫,在落实落小落细上下功夫,让思政课真正成为滋润学生心灵的种子和坚定信仰的力量。
思政课讲授要“真”。教育的本质是指向人心灵的教育,思政课更是如此,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显然,思政课从一开始就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首先要以自己坚定的信仰、高尚的人格来感染学生、赢得学生,要对自己所讲的内容高度认同、满怀深情、充满自信,讲授要体现真心、真情、真爱,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应做到“正心诚意”“知行合一”。事实证明,富有真情实感的思政课才能吸引学生,产生共鸣,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信、真用。
思政课讲授要“透”。让学生真懂、真信,必须要把涉及的问题讲透彻,所谓大道至简,润物无声。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针对学生普遍反映的“理论与现实脱节”问题,课堂理论讲授既要注重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又要注重用理论分析现实中的矛盾,回答现实中的问题。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惑,做到循循善诱,触类旁通,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让学生在学理分析中增信、在现实解惑中坚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这样效果才能好”。
思政课讲授要“深”。好的思政课,只有讲深刻,才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思政课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情怀要深”的要求,讲课内容要有家国情怀,始终装着国家和民族,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不断汲取新鲜养分,丰富讲授内容。思政课教师应对思政课教学有执着追求,消除一知半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思政课教师应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让课堂充满感染力,使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思政课讲授要“活”。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对以互联网为生活方式的“原住民”学生,思政课讲授切忌说教式的沉闷教学,必须根据新时代的新特点,研究新变化,顺应新要求。授课模式要不断创新,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做到线上与线下结合、课堂与实践体验结合、讲授与互动参与结合、案例与故事分享结合,等等。让讲授方式互动起来、讲授内容鲜活起来、讲授场景丰富起来、讲授语言共鸣起来,才能有滋有味,让学生喜欢,才能润物无声,触动心灵,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思政课讲授要“广”。知识视野开阔,才能比较分析、触类旁通,才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思政课讲授做到“广”,就是要努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有知识视野、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还要有历史视野”的具体要求,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把视野开阔转化为讲授能力,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思政课讲授要“新”。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不仅内容广泛,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因此,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必须与时俱进,主动跟上时代要求,体现新理论新思想新实践,常讲常新,才能不断增强授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汤哲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