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季中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研究”首席专家、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教授)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对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不仅是人们共同参与的、周期性的庆祝传统新年的时刻,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观念与精神价值,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活态传承着中华文明。
春节是“活的历史”
春节作为中国人的生活文化,一直处于不断更新之中。从远古的“丰收祭”到先秦时期的腊祭,汉代的祭祖、拜年,再到唐宋的元宵灯会,以及明清时期的春联、饺子和压岁钱,春节的庆祝方式不断拓展、丰富。
春节源自远古的年文化。“年”本义即为五谷成熟,庆祝五谷丰收并向先祖祭献的周期性仪式活动就成为年度转换的标志。从文献来看,先秦时期十月的“大饮烝”“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新年“诸侯朝正于王”、正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以及“庭燎”等礼仪与习俗,可为春节的早期形态。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官方将正月初一定为岁首,此后两千余年庆祝传统新年的时间由此确立。《史记·天官书》曰:“腊明日,人众卒岁”“正月旦,王者岁首”,也就是说正月初一起初只是官方新年,民间则以腊日为新年。从《四民月令》来看,汉代官方新年与民间新年已经完全融合,民间也在正月之旦“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还要“谒贺君、师、故将、宗人、父兄、父友、友、亲、乡党耆老”。此时,春节已经形成了以祭祖、家庭团聚、拜年等为主要内容的形态。
据《风土记》《荆楚岁时记》等文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创造出了更为丰富多样的新年庆祝方式。如庭前爆竹、燃草、留宿岁饭、守岁,“造桃板著户”,张贴画鸡、门神,喝椒柏酒、屠苏酒、桃汤,吃胶牙饧、五辛盘、鸡蛋、却鬼丸,“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还有拔河、打球、荡秋千等游戏。
到了唐宋时期,上述节俗大多得以传承,都市中还创新了节日文化形态。一是元宵灯会成了最为瞩目的热点。元宵在魏晋时期的主要节俗是祠门户、迎紫姑,隋朝时出现了“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现象;唐初,赏灯成了城市元宵节新的节俗,到处火树银花。而两宋时期城市元宵节更是热闹非凡,不仅“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而且有歌舞百戏,“奇巧百端,日新耳目”。二是年节期间商贸兴旺。年前“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彩缕花、春贴幡胜之类,为市甚盛”,大年初一“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
明清时期是春节文化又一个创新、发展的高峰,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春节文化体系。小年伊始,人们便开始“忙年”,包括祭灶、扫尘、贴窗花、挂年画、杀年猪、做豆腐、做年糕等。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挂钱、悬门神、屏对,插脂麻秸”,准备年夜饭、放鞭炮、守岁,迎接新年的到来。正月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人们穿着新衣,互相拜年,表达对新一年的祝福和期望。“初二日,致祭财神,鞭炮甚夥,昼夜不休。”初五日谓之“破五”,商家开门营业。此后,城乡都有踩街、庙会等活动,“击太平鼓无昏晓,跳百索无稚壮,戴面具耍大头和尚,聚观无男女”,到处有耍龙灯、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唱戏等民俗表演,一直热闹至元宵节“落灯”。春节两千余年的发展史不只是载之于典籍的文化史,其与世推移、生生不息,更是千百年来民众持续共享的活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活态传承方式。
春节蕴含着稳定的精神传统
春节的庆祝方式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进与革新。画鸡、桃板、桃符演变为春联;庭前爆竹、燃草演变为鞭炮、烟花;代表性节日饮食从椒柏酒、屠苏酒、桃汤、五辛盘、鸡蛋演变为乳糖圆子、韭饼、水饺、春卷、什锦火锅。拜年方式也在变化,从汉代的当面“谒贺”到明清时期出现了“投笺互拜”、遣子弟代贺、“接福”。有的节俗、节物消失了,如初七日“剪彩为人”、“造华胜以相遗”、宋代的“卖懵懂”;又有新的节俗、节物不断产生,如“破五”、红包、红灯笼、中国结。春节文化既有变异性,也有稳定性,其内蕴的家庭团聚、社会和谐、祈福纳祥、万象更新等精神价值取向数千年来变化甚微。这些稳定的精神传统融入周期性实践的过年民俗仪式中,为中国人提供了文化认同感。
其一,家庭团聚。中国人对过年的家庭团聚仪式极为重视,除夕全国各地都有全家一起吃年夜饭的习俗,饭前举家叩拜先人遗像,而且祭祀之后一般不送神,意思是“请祖宗在家过年”。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除夕、大年初一都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初一日各不相往来”,更不能在亲友家吃饭。过年不仅是家人团聚,也是与祖先共聚,此间既蕴含着中国人重视亲情、家庭的伦理观念,又暗含着中国人对生命绵延不息以及个体生命之意义的独特理解。一年一度仪式化的年夜饭,反复强化着中华民族最为根本的伦理观与人生观。
其二,社会和谐。过节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方式。从《四民月令》来看,汉代过年时就要给乡党耆老拜年。对于拜年带来社会和谐的功能,《岁华忆语》写道:“肆夥索欠,至天明与债家口角,甚至用武,元旦途遇,必互揖道‘恭喜’,顷之龃龉,曾不芥蒂。”春节是一种富有智慧的社会制度设计,有着促进社会团结的功能。明清以来,全国各地都会在春节期间举办社火、庙会、灯会等集体活动。在过年这样一个“阈限”时段,人们共同参与这些集体活动更容易超越日常身份限制,走向交融与团结。
其三,祈福纳祥。如果对传统新年的节俗、节物进行分类的话,无外乎两大类:一类是驱祟辟邪,如“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服却鬼丸、喝屠苏酒、插桃符、贴门神等;另一类是祈福纳祥,如贴春联、放烟花、挂红灯笼、系中国结,以及把“福”字倒贴寓意福到,年夜饭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大年初一“啖黍糕,曰年年糕”,吃水饺寓意发财、有弯必顺,吃柿饼、桔子寓意“百事大吉”。宋代之前,过年节俗、节物以驱祟辟邪为主;宋代之后,尤其明清以来,节俗、节物则以祈福纳祥为主,如《燕京岁时记》中提及的堂花(牡丹配金橘,寓意富贵满堂)、摇钱树、红票儿(彩纸书写换钱帖子,“取其华美吉祥之意”)、挂千(红纸写上吉祥语粘在门前)、踩岁(除夕户门到大门行走之处撒芝麻秸,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迎喜神等。过年蕴含的祈福纳祥观念及其文化表现是中华民族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春联、中国结等已经成为具有标识性的中华文化符号之一。
其四,万象更新。过年意味着辞旧迎新。虽然从物理时间来看年年岁岁都一样,但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新年意味着全新的开始。年前,要理发沐浴、打扫房屋、贴窗花。“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上午便开始更换春联、门钱、门神,不仅户门、房门要张贴新的春联,鸡圈、猪圈、牛马圈也要贴一张新的“六畜平安”横条或“福”字。新年伊始,“小民虽贫者,亦需新洁衣服”。在中国人的民俗知识体系中,爆竹、“破五”、闹元宵等仪式都是为了迎新。迎新观念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蕴含着中国人坚韧、乐观的社会文化心理,即无论日子多苦多难,都期盼着新年是一个转折点,是美好未来的开端。
春节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
任何一种文化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绵延并被持续认同,关键在于其有着稳定的文化内核。春节稳定的文化内核是其精神传统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化形态,如年夜饭、拜年、社火等核心节俗以及春联、红灯笼、中国结、舞龙等标识性文化符号。从非遗保护角度来说,春节文化当代传承的要务就是自觉保护、传承其精神传统以及核心节俗与标识性文化符号。
“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春节强大的生命力来自其不断更新与调适的能力。在当代社会,活态传承春节文化必须面向当代社会与生活之变迁,主动创新庆祝春节的方式。事实上,随着数智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代社会已经创造出了诸多庆祝春节的新方式。如“网上年货节”“云守岁”、云端聚会、短信拜年、视频拜年、数字人拜年、云会场拜年、数字红包、视频红包、AR红包、线上“集五福”、电子鞭炮、AI生成春联等。数智技术还打造了春节数字景观,在虚拟空间营造了浓厚的春节气氛。比如,“紫禁城里过大年数字文化节”可沉浸式体验传统宫廷年俗;以元宵节为主题的网络游戏里张灯结彩、放飞“霄灯”,有虚拟人物的舞龙舞狮表演。“数智春节”看似改变了春节的文化形态,其实只是创新了庆祝春节的表达方式。不管是网上年货、云拜年、数智春联,还是虚拟春节场景,仍然传承着拜年、聚会等春节的核心节俗,使用着春联、烟花、红包、灯彩、舞龙等春节的标识性文化符号,表达着家庭团聚、社会团结、祈福纳祥、万象更新等春节的核心文化理念与精神价值取向。不仅如此,数智化春节场景还复兴了诸多历史上的节俗与文化符号,如插桃符、贴窗花、贴年画;拓展了传统节俗活动的传播、共享空间,如线上社火、庙会。尤为重要的是,“数智春节”深受青少年喜爱,培育了春节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体现了其活态传承的当代性,展示了未来存续发展的可能性。
过节是具身性的社会活动,其魅力就在于亲身参与其中。在数智技术深度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当代社会,更需要具身性传承春节文化。只有亲身参与买年货、贴春联、吃年夜饭、看烟花,见面互道“过年好”,才能真切感受新年喜庆、热闹的“年味”。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的“村晚”现象就是这种社会心理的表现。“村晚”的节目大都由村民自编、自演,虽然不及电视、网络上的大型晚会,但村民年年演、年年看,乐此不疲。甚至早已进城的村民也会带着家人回村参与“村晚”。“村晚”既是庆祝春节的新方式,也是春节文化遗产得以活态传承的新载体,它往往吸纳了踩街、社火中各种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如舞龙舞狮、假面扮演、踩高跷、挑花篮、玩花船、跑驴……正是这些“接地气”的民间表演艺术吸引了村民乃至城里人的广泛参与。在“村晚”欢乐祥和的气氛中,非遗得到了保护、传承,社会关系变得和谐,甚至城乡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互动、互补的新关系。
总而言之,作为人类非遗,春节的要义在于面向当代生活传承其精神传统。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人总是能与时俱进地创造出庆祝春节的新方式,同时始终坚守并弘扬春节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