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创建多元机制开创学科发展新局面
首页> 理论频道> 文史科教 > 正文

以创建多元机制开创学科发展新局面

  作者:汪霞(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民族智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创新学科发展机制,激发研究活力,全面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质量,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学科建设的目标和结果,学科发展受到内部和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学科发展机制是在其中发挥着协调和推动作用的关键支点与抓手。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持续发力,不断开创新局面。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日臻完善;另一方面,基础学科的实力不断攀升,优势领域日益繁茂,重点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生机勃勃。然而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科发展机制是协调和控制学科体系运作的规则、方法和策略。它如同隐藏在背后的无形之手,推动着学科建设的有序进行。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亟须创建多元学科发展机制,开创学科发展新局面。

  问题为要的学科发展动力机制

  审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状况不难发现,其在发展动力机制上仍然存在诸多“堵点”,突出表现在学科建设中过于固守“知识逻辑”和“传承功能”,忽视了在知识转型时代学科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逻辑”和“创新功能”。传统意义上,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重在促进知识的增长、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推动社会认识的进步,主要从供给侧视角谋求学科发展,导致闭门造车,只立足象牙塔实现知识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然而,知识生产从模式Ⅰ到模式Ⅱ和模式Ⅲ的转型带来了知识获取、处理和传播方式的变化,新的知识生产更强调在应用情境中进行,同时要求回应科学和社会两方面的需求。面对新知识生产模式带来的挑战,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承担新使命、履行新职责,积极回应社会需求,着力解决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亟须树立“问题意识”,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直面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勇于提出理论“创新”问题。面向社会主战场,把准时代脉搏,不断回应全面深化改革之问,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优化机制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的发布,正式开启了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布局的新篇章。2023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聚焦当前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的优化问题,提出要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结构的优化调整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优化调整?就本质而言,社会科学一向都是围绕国家这个中轴运转的。华勒斯坦等颇具社会影响力的学者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发出“开放社会科学”的倡议,认为知识是通过社会而构成的,这意味着更有效的知识也将通过社会而成为可能,希望通过面向社会的改革建立起富有活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形成富有活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结构,需要以需求为导向,面向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一是要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增强学科体系的竞争力,加快推动优势学科的形成与集聚。二是要密切跟踪全球竞争博弈、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理论的变化,调整学科方向,整合学科资源,完善学科制度,进一步提升学科的整体竞争力。三是要大胆创新理论和实践的主攻方向,通过创建新的学科回应国家重大需求和人类前途命运的世界之问。

  强化会聚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中现有的“圈地思维”与“拼盘思维”,极大地制约了交叉融合的快速推进。而交叉研究领域的快速突破为传统学科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基于交叉融合的学科综合化发展,已日益成为当前解决重大复杂性人类发展问题和社会科技难题、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以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把“金钥匙”。正如怀特海所言,无论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学者,还是自然科学家,都面临着一项对双方来说都极其重要的共同事业,那就是世界是可理解的,但他们必须建构一个融贯的观念系统。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要抢抓大变革时代学科交叉融合的战略机遇,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体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交叉融合,一方面要强化“哲社+”学科会聚,既促进不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融合,也大力推动部分传统优势学科与新文科以及自然科学实现融合创新。另一方面,要强化有组织的科研会聚,以多学科交叉升级科研组织模式、以多学科交叉创新科研支撑体系、以多学科交叉优化科研队伍架构。此外,还要强化问题研究会聚,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社会变革与理论创新等重大政策需求,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

  创新导向的学科发展组织机制

  学科是知识保存、发展、应用和创造的学术系统。学科发展的活力既需要外部制度的激发,更需要内部组织机制的创新,以推动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在当前知识生产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现行的以知识传承为导向的学科发展组织制度,不仅影响新知识的创造和理论的应用与转化,也影响了学科发展的活力,不利于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卓越发展。深化学科发展的组织机制改革,打破学科发展的壁垒,建立创新导向的学科发展组织机制,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重大时代课题。一是学科发展方向上的创新导向。学科和学科方向的选择要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需求响应推动学科组织自我创新。如通过加强区域研究以助推强国建设战略,通过发展有影响力的跨学科区域研究组织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二是学科发展重点上的创新导向。要摒弃平均主义的陈旧观念和政绩为先的功利心态,以学科发展的创新性取代学科发展的趋利性,通过选择创造导向的有效路径找准学科发展的突破口,打造学科特色和竞争力。三是学科发展模式上的创新导向。在从理论创新走向应用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科发展必须坚持“供给侧思维”,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和集成创新理念,开展多主体协同、整合多学科资源、强化融合式创新,“有组织”推进更加注重应用创新的学科发展新模式。

  追求卓越的学科评估机制

  学科评估是推动高质量学科建设的制度设计,也是影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抓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国际学术话语权缺失、在大学学科专业体系中边缘化和在理论与实践中缺乏吸引力等困境与不正确的学术评估导向和不科学的评估制度直接相关。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学科评估的目的应在于激励创新、追求卓越和提振活力。追求卓越的学科评估机制建构重点在于促成三个转变:一是学科评估导向从重绩效转向促发展。新时代的学科评估应在于走出效率至上的误区,更加重视社会需求逻辑,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创新人才培养,将评估重心由“结果”转向“过程”,由“预设”变为“生成”。二是学科评估指标从固定化转向弹性化。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个体性和地方性,其评估不能拘泥于刻板化的要素、性质及特征,而应注重评估之于教育的意义性、针对性、有效性和选择性,体现多元化和弹性化。三是学科评估方式从数量化转向优质化。学科评估的本质是对学科建设作价值判断,数量式的评估极易导致学科建设生态的异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评估需坚守伦理底色,以新的发展理念构建追求优质化的学科评估方式——观照学科的创新性、影响力、贡献度、统筹性(兼顾当前和长远发展需求)。

[ 责编:徐倩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依靠技术攻关和要素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