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林宝(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将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和举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要求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足见其对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发展银发经济,既有利于满足老年群众的多方面需求,提高其生活品质,也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本身就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之举,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
银发经济是一个综合经济体系,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其一,银发经济是老龄经济和备老经济的结合,具有广覆盖性。银发经济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还为未老阶段人群提供备老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涵盖不同年龄段人群,跨越不同生命阶段,也涉及不同产业部门。其二,银发经济强调实现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的统一,具有强民生性。银发经济要发展养老相关产业,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养老产业发展中实现养老事业进步。其三,银发经济受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驱动,具有高成长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以及新技术持续涌现,银发经济将实现较快发展。其四,银发经济的基本面主要受长期趋势决定,具有长周期性。银发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口老龄化,而人口老龄化趋势一旦产生,短期内难以逆转,这就决定了银发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可以在相当长时间内发挥带动作用。
我国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截至2024年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22.0%。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程度加深,未来老年人口规模将保持较快增长。这将对需求结构带来重要影响,但也蕴藏着发展银发经济的巨大潜力。人口老龄化、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加上消费升级等结构性因素,将使养老需求快速增长,需求结构也会不断优化升级。与此同时,快速的人口老龄化也会使劳动年龄人口更加真切地意识到养老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更加重视为老龄阶段做准备,推动健康管理和养老金融等需求增长。此外,我国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又将通过产品、服务和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创新源源不断地激发新的需求。在强劲的需求驱动下,我国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和日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将发挥规模优势,有条件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进而激发更多需求,最终实现供需之间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挖掘银发经济的发展潜力必须围绕老龄阶段的需求变化重点培育相关产业,使其成为发展银发经济的突破口。老年人在老龄阶段身体机能的下降和健康状况的变化,会导致健康管理、医疗护理等服务需求激增,与之相关的康养、辅助器具、长期护理服务、居家适老化改造等产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退休以后闲暇时间的增多,使得老年人可以从事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由此带来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为旅游、教育、文化娱乐等产业带来发展机会;退休以后收入的变化将使人们在未老时进行必要储备,在老龄阶段合理配置养老资产,这都会带来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推动养老金融发展。因此,培育潜力产业关键要在顺应需求变化和尊重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施积极政策措施,构筑良好产业发展生态,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基础优势,通过低成本转型等,迅速实现产业的发展壮大。如发展养老金融产品和拓展旅游服务业态应充分调动已发展成熟的金融企业、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利用现有的服务网络拓展业务和创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及适老性。
我国银发经济发展还面临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双重制约,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激发。在需求侧,老年收入保障体系尚不健全,部分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偏低,制约其消费水平。在供给侧,老年人口的消费受到供给滞后和创新能力不足两方面制约。一方面,在消费市场上,以老年人为对象的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部分产品和服务供给滞后,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在部分传统消费比较饱和的情况下,老年人的新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引导,适合老年人消费的新产品、新场景和新服务开发有所不足,难以有效释放老年人的消费潜力。
破除发展制约,充分挖掘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必须坚持供需双侧发力。在需求侧,重点要完善多层次的老年收入保障体系和基本服务保障体系。应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并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尽快出台城乡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基本的长期护理保障,降低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成本,增强老年人利用服务能力。在供给侧,针对供给滞后的问题,重点要开展补短板行动,有针对性地增加供给。一方面,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补齐专业性护理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和农村养老服务的短板。当前,应重点完善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另一方面,推动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适老化,满足养老金融服务需求。可鼓励金融机构针对老年人特点开发相关产品,继续推动金融服务适老化建设,对金融机构网点、手机APP等加大适老化改造力度,线下、线上保留便捷的人工服务通道。针对供给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关键是要强化创新驱动,激发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一方面,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造消费新场景等,改变老年人的传统消费习惯,推动传统消费升级。以食品消费为例,可针对人们对食品健康、安全、营养日益关注的情况,大力推动监管严格的高品质食品供应体系建设,满足部分老年人的食品消费升级需求。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新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创造新需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通过设立创新基金、税费减免等措施鼓励经营主体关注市场新动向,引领消费新风向,通过提供创新型产品和服务引导老年人的新消费。大力发展智慧养老,发挥其在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监管水平等方面的优势。推动银发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融合,加快养老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的研发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