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政务新媒体应聚焦为民服务
首页> 理论频道> 党建政治 > 正文

政务新媒体应聚焦为民服务

来源:经济日报2024-05-30 10:04

  政务新媒体既是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也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规范政务新媒体运营,需要对症下药务求实效,克服重开通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聚焦质量提升与服务百姓。

  近段时间,一些基层单位的政务新媒体账号宣布停用注销,也有部分政务类客户端宣告下线,引起不少人关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手机上。政务新媒体应运而生,而且数量不断攀升,它们既是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也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机在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动态,“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正在从理念转为现实,“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创新让经营主体更加省心。

  不过,一些地方的政务新媒体也存在过多过滥、失管失控、自娱自乐等现象,被网友诟病。比如,有的发布信息不准确、内容表述不规范,还有的原创内容占比较少,往往只给人会议很多、领导很忙的印象。在做加法的同时适当做减法,及时关停下线一些政务新媒体,有助于提升政务新媒体的传播效果,推动其从“有”向“好”“优”发展,也有助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接下来,还需要对症下药务求实效,克服重开通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确保政务新媒体规范运行、健康发展。

  一方面,避免滥竽充数,做到网上不迷路。在信息泛滥的网络空间,如何让人找得到、记得住、用得会,并保持关注者的活跃度,确保群众能够及时知晓、充分理解、深度参与,是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须破解的一大难题。不必要求基层每个单位、每个部门都办“公号”,这样有助于合理有效配置资源。比如,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制定了政务新媒体管理细则,要求集中力量做优做强一个主账号,在同一平台上开设的多个账号要整合功能和清理关停;在不同平台上开设的功能相近、粉丝量少、关注度差、利用率低的要清理优化;无力运维的要立即关停。

  另一方面,着力提升质量,聚焦受众需求。近日,笔者听到某部门政务新媒体的负责人“吐槽”说,一些费时费力起草的红头文件发出来后只有百八十的浏览量,评论、点赞的更是寥寥无几。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平台,政务新媒体往往少不了领导活动、政策文件解读、业务动态等栏目,但受众最需要的是与自身更直接、更相关的信息与服务。要聚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经营主体应该广泛知晓的政务信息,主动设置话题,运用图片视频等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活泼的“网言网语”,努力打造利企便民、亮点纷呈的“指尖政府”。与此同时,要明确定位、集中精力,落实信息发布“三审三校”等要求,按照监管全方位、检查全覆盖等要求,常态化提升政务新媒体建管运维的专业化水平。(杨开新)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