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与胜利保障
首页> 理论频道> 党建政治 > 正文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与胜利保障

来源:《红旗文稿》2021-05-30 09: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薛广洲(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是中华民族持续走向政治解放、经济腾飞、文化重建的民族复兴之路。100年来的辉煌与艰辛,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毋庸置疑的最坚强的领导力量。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在短短28年的时间里就赢得了整个中国,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为什么能在70多年的历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与胜利保障的根本在于,坚守了崇高的信仰,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路线,锻造出了坚强的队伍。

  坚守崇高的信仰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首先在于她的命运是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命运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与一切资产阶级政党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的政党,而资产阶级政党则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的政党。

  毛泽东曾生动地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和幸福、为中华民族摆脱衰亡走向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即明确提出了党的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目的。中国共产党要解救的是最广大的劳苦大众,是要彻底推翻压在中国最广大劳动群众头上的三座大山,因而她所面临的敌人是极其强大的,她所进行的斗争是极其艰巨的,她所经历的征途是充满艰难险阻的。当大革命失败之时,每一个共产党员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选择。李大钊在就义前的演讲中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家,如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均是因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而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无论这条道路是多么艰险都始终一往直前。

  中国共产党在践行崇高信仰过程中,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土地革命时期,三次“左”倾路线给我们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尤其是第三次“左”倾路线的危害更大,白区党的组织遭受了严重破坏,根据地也丢掉了百分之九十,红军被迫战略转移。长征的红军每天面临着地上数十万敌兵的追击,天上敌机的狂轰滥炸。湘江一役红军从8万6千多人锐减至3万多人,还经受着五岭乌蒙的严峻、大渡金沙的凶险、雪山草地的残酷,但红军战士凭借着坚定的信仰与顽强的意志,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走向了胜利。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挑起侵略朝鲜的战争,威胁着我们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中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尽管新生的共和国刚刚成立,还未扫清旧中国的污泥浊水,经济还未得以恢复,社会还未及整治,国家还处于极度的一穷二白状态,但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凭借着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联盟军队,赢得了新生共和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赞誉。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体现在中国革命进程的每一个阶段,无论在前进道路上遭遇什么样的考验,坚定的信仰、信念和理想总是赢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障。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面前,共产党人既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又面临着许多新的诱惑,有人站住了脚跟,也有人倒下了,其原因也都是信仰出了问题。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对共产党人来讲,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捕获。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党员干部一定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形成正确的思想路线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还在于她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自从人猿揖别以来,人类的一切活动实践都是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类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也日益深刻,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越来越趋向自觉。

  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坚持不懈地寻求着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道路,但并没有真正找到。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如黑暗中的一道霞光,给正在苦苦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先进分子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的历程中经历过多次挫折,党内也曾经出现过分歧,但最后都实现了认识的统一,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坚定的信仰基础上,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在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不但在哲学上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而且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对如何实现这种“相结合”,在方法论上做出了概括和总结,指明了实现“相结合”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而为我们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我们党坚持科学思想路线,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崎岖而艰辛,但也充满着激情与昂扬。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我国取得了令人难忘的辉煌成就,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也遭遇了一定程度的挫折。“文革”结束后,在思想解放和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推动下,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改革开放,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

  进入新时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做出新的调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深刻揭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总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科学的战略性规划。党的十九大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坚持这一正确的思想路线的伟大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是对时代之问的深入回答,是对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全局性变化的系统性应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实践性、时代性、创造性的鲜明品格,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队伍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员和领导者必须是无产阶级先进战士。“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积极有效地“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作为党组织构成的“机体细胞”,共产党员必须是无产阶级队伍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最不知疲倦的、无所畏惧的和可靠的先进战士”,才能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如果“一个政党宁愿容忍任何一个蠢货在党内肆意地作威作福,而不敢公开拒绝承认他,这样的党是没有前途的。”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实行严格的组织和制度。

  党的集中统一、党的纪律等原则,要求党内必须有统一的纲领和章程、统一的组织系统,才能保证党真正具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理论基础,对无产阶级政党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历来以“从严”作为管党治党的基本方针。1921年制定的党的第一个纲领总计15条,涉及纪律规定的至少6条。中共五大党章第一次明确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使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贯彻执行有了党内法规的保障。从“三湾改编”开始“支部建在连上”,到《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确立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再到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四个服从”,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党的一切工作由中央集中领导,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了整风这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有效形式,正式提出了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并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工程”,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要位置,提出并论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风建设理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要求全党牢记和践行“两个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发动了整风整党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对执政党的作风建设进行了探索。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先后开展了整党、“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

  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以作风建设为全面从严治党破题,出台八项规定。以重拳反腐为全面从严治党破局,“打虎”无禁区,“拍蝇”零容忍,“猎狐”撒天网。以党内监督为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抓手,巡视监督的震慑效应不断放大,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使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相互促进。以建章立制为全面从严治党固本培元,出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出具有更加旺盛生命力和顽强战斗力的党,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面临的“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方位推进安全韧性社区建设

  • 推动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