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任凯利(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纳入了“十大”育人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心理育人是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载体,更是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心理育人的理念共识有待加强,育人体系机制有待完善,育人合力尚未形成,想要充分发挥心理育人的重要价值,必须构建协同机制,形成育人合力,提升育人效果。
“六级联动”主体协同机制
多维互动,构建“六级联动”主体协同机制。高校心理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多元育人主体的作用,多方主体同时发力,各司其职,构建主体协同机制,实现工作无死角,衔接顺利。
一是要组建高校心理育人协同机制的领导机构。心理育人工作的协同推进涉及学校多个部门方方面面,需要一个能够统筹调动各方力量资源的领导机构,要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各单位密切配合、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要以育人专长整合学校机关部处资源。心理咨询中心牵头负责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组织管理学校心理育人方面的专业活动与工作,同时教务、学工、财务、后勤、校医院、工会、共青团等机关部处要充分发挥辅助作用,在各项工作中增强育人意识,把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发挥润物无声的心理疏导作用。三是要夯实院系心理育人的主力军作用。强化辅导员的心理育人骨干作用,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及时准确感知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初步排查和疏导。提升班导师、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心理育人意识,建立导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制度和谈心谈话制度。发挥专任教师的心理育人作用,把心理育人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心灵成长。四是要打造心理育人园区。学生园区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重要场域,是心理育人的重要空间,要将心理育人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设立园区心理健康服务空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针对性、便捷性和专业化的成长服务,拓展园区心理育人新模式。优化园区育人环境,升级育人空间,持续打造以“理性平和积极向上”为基础的全景化正能量育人场所,营造园区沉浸式心理育人环境。五是要发挥学生朋辈队伍的主力军作用。朋辈之间的互相引导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心理委员、心理类学生社团骨干等学生朋辈队伍力量中蕴含重要的心理育人资源。要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纽带作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问题苗头。要大力扶持心理健康教育类社团,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要支持学生建立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六是要凝聚社会心理育人合力。心理育人不能仅限于大学校园,还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社会支持的心理育人联动机制。要积极促进家校联动,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定期开办家长线上课堂,进一步增强家长心理育人意识,共同呵护学生健康成长。要积极推动校社联动,鼓励大学生参与社区工作和社会服务,在服务社会、开阔胸怀的过程中提升心理健康素养。要积极推进校医联动,与相关医疗机构合作,定期邀请专业医生到校坐诊,畅通学生医疗转介通道。
“五位一体”过程协同机制
多管齐下,构建“五位一体”过程协同机制。心理育人要深入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不同群体的现实需求对学生精准帮扶,也要融入学生成长发展的不同环节,构建过程协同机制,全过程引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是以教育教学普及学生心理知识。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公共必修课程,并不断汇聚资源,丰富公共选修课,满足学生知识探究需求。要积极发挥第二课堂隐性教育作用,大力开展各类活动、讲座、论坛,丰富心理育人载体。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新媒体手段推送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打造慕课等网络新形势课程集群,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二是以心理文化滋养学生健康心灵。着力打造“善爱我”心理文化品牌,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阳光、坚韧、创造、感恩”的精神文化氛围。充分挖掘校园物质文化的心理育人功能,美化校园环境,陶冶情操,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从学校特色和学生性格特点出发,制定有特色、有关怀的制度体系,让服务有温度,管理有认同。三是以实践实训强化学生心理技能。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将心理育人融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构建包含虚拟现实、生物反馈等功能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训实验平台,对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心理测评、情绪调节实训、心理潜能开发与个性完善实训,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状态、解除心理困扰、提升心理潜能。四是以咨询服务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完善个体咨询接入机制、跟踪机制、反馈机制,建立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扎实做好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包含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常态化、便捷化、个性化、及时性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着力提升咨询服务体验,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打造温馨咨询环境,强化心理咨询服务效果。五是以危机干预筑牢学生心理防线。通过心理健康普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完善心理危机预警制度,有效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通过系统培训夯实危机干预力量,加强辅导员、班导师、研究生导师等的心理危机处理能力培训,加强心理委员、朋辈导师等的心理危机识别力培训,有效发现、监控心理危机事件。不断优化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和应对方案,有效提高心理危机干预、转移、善后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四维保障”资源协同机制
多方保障,构建“四维保障”资源协同机制。心理育人需要强有力的支持保障,构建资源协同机制,为做好心理育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制定主体责任制度,优化顶层设计,以制度形式明确各个主体的育人职责,并通过更为具体的配套实施制度,督促主体将责任落到实处。制定工作运行制度,明确各个育人环节的规范,细化任务,明确责任,使心理育人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建立评价激励制度,将心理育人工作纳入高校各职能部门、二级院系、教职员工考核体系内,推动心理育人的有效协同。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心理健康专任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育人意识,使其成为心理育人的专家团队。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和心理育人必备技能,使其成为心理育人的重要支撑。加强学生朋辈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心理育人的重要辅助力量。三是搭建合作平台。搭建育人资源共享平台,不断完善心理育人课程资源库、案例库、素材库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工作案例,做到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搭建教学实践共建平台,鼓励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辅导员向心理咨询等专业化方向发展,使教学实践互相促进。搭建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整合教学活动、心理测评、咨询干预、管理服务等各方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任务共理。四是加大保障投入。设置心理育人专项经费,并在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保障心理育人工作的基础建设,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和活动场所,确保逐年增加投入,支持和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把心理育人工作纳入高校教职员工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评价体系内,以此推动高校心理育人协同格局的形成。
(本文系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协同机制研究”(XLJKJY2302A)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