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青卫(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天津市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百余年的时间里,我们党带领着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创造历史伟业。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大抱负激发民族复兴的强烈情感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政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成立之初就确立的伟大理想,更是党永远不能忘记的初心和使命。理想激发情感,抱负砥砺奋斗。为初心使命奋斗的“大抱负”激励着党和人民在战争年代敢于牺牲、在和平年代勇于奉献,在国际风云突变中敢于担当,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人间奇迹。100多年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行动主题,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与美好梦想。
历史告诉我们,思想上封闭、精神上被动,是近代中国文明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首要障碍,广大人民需要一个精神强大的政治组织来激发复兴情感、凝聚复兴力量。当中国共产党以此前中国所有政治力量不曾有过的奋斗姿态和精神面貌出现在中国人民面前时,民族复兴大业便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中国共产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一开始就将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以独特的政治优势凝聚起了亿万中国人的情感认同。中国共产党是有崇高组织使命、严密组织体系、独特组织机制、严格组织纪律的政党,在长期实践中发挥着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把军队强大起来的组织优势,彻底改变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乱象,以民族独立的姿态极大地慰藉了人民的情感创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我们党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奋斗,与时俱进制定实施对台方针政策,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形成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热切期盼。在谋求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富强的目标面前,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情感相通,前所未有地汇成了民族复兴的情感力量。
大成就奠定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
崇尚奋斗、谋求上进的国家没理由不富强;创造过辉煌,而又锐意进取的民族没理由不复兴。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带领人民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烽火连天,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热火朝天;从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波澜壮阔,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党领导人民接续奋斗、接力探索的结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新时代,党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具备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大担当引领民族复兴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历程中淬炼了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的高贵品格,始终把民族复兴大任扛在肩上。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以更加主动的历史担当、更加坚定的现实步伐,引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破浪前行。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党始终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战略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把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了更加光明的前景。
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经济领域,党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科技领域,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在文化领域,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
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党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谋合作共赢,不断展现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和风采。
大团结汇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团结精神的民族,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百年光辉岁月中,每到历史抉择的关键时期,党总能依靠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来攻坚克难,取得伟大胜利。百余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民族复兴为根本使命,一步一步地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了党领导人民继续团结奋斗的中心任务。未来,我们党将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