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格芳(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治理现代化研究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提升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的重要性和党校应尽的责任,强调要“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领导干部必须全面增强各方面本领,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党校不仅要着力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也要精准把握和落实好在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中的职能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并不断丰富领导干部能力提升要求的内涵。他指出,无论是干事创业还是攻坚克难,不仅需要宽肩膀,也需要铁肩膀;不仅需要政治过硬,也需要本领高强。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必然越高。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要求,并明确提出要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2019年9月3日,在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2020年10月10日,在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2022年10月16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并突出强调要“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对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研究,进一步增强做好党校提升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培训提升领导干部的专业化能力,党校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做出了明确回答,这就是,各级党校要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重点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同时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能力,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更好胜任领导工作。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走出把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简单地等同于学习干部个人认为所需专业知识的认识误区,而必须把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与领导干部个人学习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在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的主体体系中,党校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必须突出重点,与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与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其他培训渠道实行有所区别、有所侧重的差异化培训。
党校提升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决不能把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与专业化能力培训割裂开来,而必须注意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这也正是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特色和优势之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斗争本领,都是领导干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也都是综合性的能力要求,这些本领的养成和提升,都不是靠单纯学习一些技巧性的“术”就能实现的,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运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具体实践中,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
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党校必须高度重视提升专业化能力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我们至少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党委政府领导点题、部门点题与深入开展培训需求调研相结合,精准把握培训需求,更好地实现专业能力培训的“精准滴灌”;二是要按照务实管用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安排授课内容;三是要高度重视党校师资队伍存在的“先天不足”和“倒挂”现象,通过挂职锻炼、师资培训等多种途径全面提升党校教师队伍素质,并注意在教学中更多采用案例研讨式、现场体验式、情境模拟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员主体作用,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四是要坚持开放办学,整合全国党校系统各方面资源,充分利用高校和各行各业的优秀资源,丰富和优化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供给侧;五是要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积极推进互联网与干部教育培训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