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早期文明中的美育资源
首页> 理论频道> 文史科教 > 正文

中国早期文明中的美育资源

  作者:肖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从发现仰韶文化开始,中华文明起源问题就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遗址被越来越多地发现和发掘,尤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相关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正如考古学家俞伟超所言,“考古学的全部价值,应视为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考古学新理解论纲》),中国早期文明探索其实也蕴含了十分丰富的美育资源。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既有利于发展多学科融合的大美育,也有利于推进考古公众化。

  早期艺术:丰富美育素材

  在一般观念里,考古与美育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如果从考古学和艺术史的关系来看,两者的并置其实完全在情理之中。

  考古学源于对古物和古迹中的艺术品的研究。欧洲的温克尔曼被誉为“考古学之父”,他影响考古学发展的最重要的著作便是《古代美术史》;金石学是我国考古学的前身,以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它们同样属于广义的艺术品的范畴。今天的考古学家不断向公众强调“考古不是挖宝”,这主要是为了澄清陈旧的误解,以达到最基本的科普目的,但并非要否定考古与“宝”(艺术品)之间的紧密联系。事实上,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美术考古。因为种种原因,“美术考古”收录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美术卷”而非“考古卷”,这无意中也凸显了考古与艺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伴而共生的关系。

  但必须承认,虽然考古的确为美育提供了不少特点鲜明又不可再生的珍贵素材,然而所谓的早期艺术品与后世的绘画、书法毕竟有相当大的不同,对于公众而言,它们往往难以成为一种审美对象。刘成纪就曾直言不讳:“今天,人们已习惯于到博物馆参观各种历史文物展览,但坦率地讲,那些锈迹斑驳、色调灰暗的青铜或其他器物,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唤起公众的审美热情,仍然是值得怀疑的。”(《历史原境与文化遗产的价值给予》)他认为,当人们在惊叹一件早期文物有多么美的时候,未必是在直陈自己的视觉感受,而更可能是在遵从一种文明价值观。

  问题的关键显然不是去反思早期艺术究竟有没有审美价值,而是应该思考如何让公众也有能力欣赏早期艺术的美。对此,我们至少有两个可以努力的方向。一方面,与通常的审美活动不同,历史认知对于早期艺术审美价值的显现十分重要。因此,我们要及时吸收文明探源的相关成果,尽可能通过“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使公众对早期艺术与早期社会的关系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对艺术创造背后先民的心智及其生活情趣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另一方面,获得历史认知只是前提,而非审美活动本身。我们在展陈、讲解早期艺术品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地对公众进行审美上的引导:既可以着眼于早期艺术自身的美学特征,使公众感受到远古之美的力量;也可以聚焦传统艺术中早期艺术的元素,或者历史上复古、仿古的文化现象,使公众看见早期艺术如何影响中国艺术及其精神,如何参与创造中华文明;还可以关注早期艺术与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区别和联系,启发公众重新审视当下的审美文化。

  遗址公园:开辟美育场所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研究阐释、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间。与中国早期文明相关的大遗址,如河南的仰韶村、二里头、殷墟,浙江的良渚,陕西的石峁,四川的三星堆等,均已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其中,殷墟和良渚古城遗址还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往往配有专门的博物馆,用来展陈当地出土的文物,以便于游客接受历史教育和艺术涵养,这是它与普通博物馆功能相似的地方。所不同的是,作为同时汇聚自然风景、历史叙述、象征意义且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的文化空间,考古遗址本身就是非常独特的审美对象。发现并主持发掘良渚古城的刘斌曾不无诗意地说,登临良渚遗址,“让我真正进入到5000年前良渚宫殿所在的同一片土地,同一片天空,去感悟和思索5000年前,他们的所见所感;站在同一片天地,体会春夏秋冬,风云雨雪”(《寻找失落的文明》)。他讲的是一种由特定空间激发的对于漫长时间的想象。这无疑属于审美活动的范畴,其中还包含了对于永恒和崇高的体验。

  放眼世界,以遗址为审美对象其实十分普遍,诸如埃及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都是人们已经非常熟悉的遗址。但必须说明的是,由于我国的古代建筑主要以木头为材料,加上年代实在太过久远,所以除了像陕西石峁这样极少数的例外,与文明起源相关的大多数考古遗址呈现的主要是墓葬坑和地形地貌。这也意味着,对于公众而言,欣赏考古遗址之美的门槛比欣赏文物之美要高得多;而一旦脱离对遗址之美的欣赏,仅仅将考古遗址公园视作寻常的休闲、游憩之所,那么又大概率会感到兴味索然。

  缺少相关的知识背景、历史关切以及对遥远往昔的探索欲望,自然无法进入考古遗址带来的想象空间。但对于考古工作者、美育工作者、考古遗址公园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以及政府相关人员来说,能做的仍然有很多。在考古遗址公园的设计、建设和管理上,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将公共考古和大众美育的理念融合起来,并落到实处。在展示和传播文明起源研究成果时,不仅要同时注重专业性与趣味性,更应该加强与游客的切实交流,而不是满足于缺乏实效、流于表面的“互动机制”,帮助游客进入情境。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言,“早期的文化将变成一堆瓦砾,最后变成一堆尘土。可是,精神将浮游于尘土之上”(《文化与价值》)。只有当人们有能力欣赏遗址之美,有能力与文明之初的先民们产生心灵的共鸣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才能真正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地标。

  文明叙事:唤醒传说魅力

  上古时代的传说在我国美育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比如,经过先秦儒家的改造,尧舜传说成为儒家诗教的根基,孔子讲《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便是明证。至于炎帝、黄帝、蚩尤、共工、颛顼、后羿等传奇人物的故事,或因“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而难以进入官方话语体系,但它们展现的人性和传奇性同样使之获得相当高的人文和艺术价值。我们甚至可以在传说中找到中华美育传统的起源。《尚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一说法未必符合史实,但足以说明传说之于美育的意义。

  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等人主导的疑古思潮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毫无疑问,古史辨派的求真精神及其学术史地位都应该被充分肯定和尊重。不过,从美育层面来看,由于上古传说的真实性受到广泛质疑,其本来蕴含的历史厚重感被严重削弱,所以它在价值观上的感召力变得不如从前。顾颉刚说:“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而传说之所以能起美育的作用,主要凭借的正是中心人物的人格魅力。

  古史辨派的主张,从“破”的一面来讲,其实是反对单纯依靠传说建构古史,从“立”的一面来说,则是强调考古学在古史研究中应起到核心作用。事实上,将考古和传说结合起来的努力一刻都没有停滞过,徐旭生撰写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堪称这方面的经典。如今,随着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有序推进,那些大遗址与传说能否一一对应,成了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比如,有学者提出,良渚文明的失落很可能与蚩尤、大禹的传说相关,也有不少学者将陶寺遗址与尧都联系起来,还有学者认为,石峁古城就是黄帝部族的居邑。当然,由于材料不足,我们并不急于下定论。

  相关讨论也激发了公众对上古传说的兴趣。与学界追求所谓“严谨”不同,公众更易发挥想象力,也更倾向于相信考古发现与上古传说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赋予传说以真实性。这意味着,传说的美育功能正被再度唤醒。我们已经看到,在诸如央视“中国考古大会”这样的文化类节目中,上古传说可以舞台剧等艺术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今后,我们要争取改编出更加丰富、深刻的文艺作品,尤其可以尝试将上古传说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以此拉近考古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帮助公众更好地感受传说之美和中国文化之美。

[ 责编:李彬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