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维护棉花供应链安全稳定
首页> 理论频道> 经济社会 > 正文

维护棉花供应链安全稳定

来源:经济日报2024-06-26 15:06

  作者:沈 澎(中储粮集团中储棉公司)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保障经济平稳、供需平衡的基础和支撑。中国是棉花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棉花的生产和加工关系到全国棉农生活和产业工人就业,棉花产业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棉花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产量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供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且进口来源相对有限,棉花价格容易随着供需形势变化而大幅波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合作机制发生重大变化,逆全球化思潮、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外部发展环境出现较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完善棉花生产、物流和储备体系,抓好从田间到仓库的产业链上游管理,确保棉花供应链安全。

  优化棉花种植区域结构,保障棉花产量,降低进口依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像大豆、棉花、玉米、小麦等一些大宗农产品生产,要抓紧研究部署,该扩大产量的要果断下决心,不能让人家拿住我们!”在我国,棉花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合理安排种植区域、实现科学的产业布局是重中之重。一是继续发挥地域优势,巩固新疆地区棉花生产。新疆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热量和光照充足,灌溉条件便利,而且大部分地区地势较平坦,土壤多为沙质,适合种植棉花。随着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精量播种、全程机械化田间管理等新技术的成熟和全面推广使用,棉田土地利用率和棉花出苗率都将进一步提高,种植成本会继续降低。新疆地区产业优势突出,已形成集种子加工、滴灌带和采棉机生产、籽棉收购加工、纺纱织造、棉籽榨油、外贸出口等各环节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棉花种植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二是扩治结合,适当扩大内地宜棉区域棉花种植面积。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九成以上,而本地消费量不高。这种产需分布状况导致我国种棉资源配置成本相对较高,而且种植地域过于集中,不利于棉花产业长远稳定发展。在稳定棉花生产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应适度恢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巩固提升棉花生产保护区综合生产能力。由于棉花具有天然耐干旱和耐盐碱特性,对土壤中存在的镉、铅、锌等重金属有很强吸收能力和耐受能力,有一定的土地治理效果。建议在有关地域研发适应性更强的耐干旱和耐盐碱棉种,把扩大棉花种植区和治理滩涂地、盐碱地、重金属污染区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棉花种植的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平,逐渐改变粮棉比价收益低、棉花品质不高等问题,实现增产增收,更好保障棉花供应安全。此外,还要借助共建“一带一路”等契机,进一步扩大棉花进口来源地。

  构建棉花产业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体系,提高流通效率,增强竞争力。棉花运输具有数量多、货值高、路途远、运费贵、风险较高而且季节性强等特点。我国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棉花流通体制,棉花物流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棉花物流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棉花物流一体化、专业化服务能力仍有待提高,标准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物流资源呈现碎片化,作业各环节衔接不畅,小散乱现象比较突出。为确保货畅其流,提高棉花产业体系整体运行效率,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棉花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棉花现代物流,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高效顺畅的棉花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体系。按照这个发展思路,一是畅通新疆、内地以及沿海地区的棉花进口物流通道,大力推广棉花集装箱运输和国际通行的棉包包型,加强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内河集装箱专用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破运输瓶颈和堵点。二是结合国际贸易惯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棉花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培养相关人才。三是优化整合物流资源,拓展物流组织功能,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主体,如大型第三方物流和交易中心、大型储备企业等参与棉花物流相关环节,建设规模适当、需求匹配的棉花仓储物流中心,优化多种物流组织形态,提高物流设施利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四是按照棉花出疆通道和进口棉辐射区域特点,建设包括临港型国际物流园区、枢纽型大区域物流园区、商贸型物流枢纽、保税物流分拨中心、区域配送中心等棉花物流园区和中心,共享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立集货、理货、储存、配送、运输和信息处理一体化的综合平台,充分发挥不同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互补性优势。五是加强北斗导航、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棉花物流领域的创新应用,提高物流绿色数字化水平。可考虑建立全国性的棉花产业信息资源中心、棉花物流电子交易平台、棉花物流优化管理信息系统等,真正实现运输数智化。

  健全完善棉花储备制度,筑牢“大国棉仓”,维护棉花市场平稳。棉花储备同粮食储备一样,一头连着亿万农户,一头连着万千企业,既是维护国家安全和行业稳定的“压舱石”,又起着“平衡器”和“蓄水池”作用,对维护整个市场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中央储备棉管理,加强对棉花市场稳生产、保供应、调平衡、稳预期的调控职能。储备棉收储、销售及轮换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保护棉农利益,维护棉花市场平稳,增强我国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要继续加强中央储备棉管理,有效发挥中央储备棉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一是保持适度规模的储备棉库存,保证中央储备棉的战略调控能力。二是建立高效灵活的收储和投放机制,实现储备棉“收得进、运得动、放得出”,保障宏观调控高效运行。三是合理适当安排棉花储备品种,做到优质优价。充分利用全球优质资源,合理借助相关金融工具,适度增加棉花进口,优化储备棉的品种结构。同时建立合理的轮换机制,做到常储常新。四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持续优化储备棉仓库布局,以对接产区和服务销区的需求为导向,加快完善产销区规模布局,便于企业就近参与储备棉购销和投放,降低物流成本。五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企业提升科技储棉水平。棉花仓储属于传统产业范畴,要充分利用科技赋能研发建造现代化仓储,推动棉花仓储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完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态,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棉花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大国棉仓”提供重要支撑。

[ 责编:李彬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