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强调要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并将其作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必须提高居民消费在内需中的占比,着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提高多元化商品和服务供给的适应性、创新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推进消费基础设施系统化、智能化建设,强化促进居民消费的工作合力。
构建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格局十分必要和紧迫
从理论上讲,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两大组成部分,其中,消费可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特别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一定水平后,居民消费占据整个内需的主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美国、德国、日本等8个主要发达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万美元时,居民消费占内需的比重平均为55.7%,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万美元时,居民消费占内需的比重平均上升至56.9%。202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万美元,居民消费占内需的比重仅为40%,比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万美元时提高0.5个百分点,但相比于前述主要发达国家仍然偏低。差距就是潜力,加快构建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格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策发力的重要方向。
这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其核心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让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应用,让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脱颖而出,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构建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格局,特别是针对文化、养老等居民消费需求旺盛的领域,厘清事业与产业边界,让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各就其位,有利于将14亿多人口所具有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充分激发出来,推动构建“放得活”“管得住”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要求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循环流转。还要看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大国博弈更加激烈,外需受到国际上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只有构建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格局,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发挥消费对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引擎作用,促进各类商品和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自由流动,并增强我国消费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才能以自身的稳定发展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塑造参与国际循环的新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这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消费作为最终需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消费同比增长5.6%,其中,人均服务消费同比增长7.6%,服务消费占全部消费的比重为47%,比2023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构建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格局,特别是扩大发展型消费和服务型消费,有利于提升消费层次,更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是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迫切需要。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仍面临内需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振的困难。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9%,明显低于2023年同期的水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3%,比2023年同期小幅回落。只有构建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格局,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切实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才能更好地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态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多措并举加快构建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格局
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综合采取有力、有效、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居民消费在内需中的占比,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着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居民消费、提高其占内需的比重,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居民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过去五年,我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6.4%,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平均为56%。这就需要首先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强化就业优先导向,进一步稳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扩大服务业就业容量,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作用,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灵活用工等非标准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健全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完善各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增长。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还要看到,过去五年,我国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年均增长5.7%,增速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0.6个百分点。这就需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支持长期资金入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长效机制,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丰富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基金产品,规范商业银行收费行为。
提升居民消费意愿。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具有明显的消费挤入效应,既能够降低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减少预防性储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还能够减轻居民支出压力,起到增强对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能力的作用。为此,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发挥各类商业保险补充保障作用。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此外,考虑到旅游、文体娱乐等服务消费还受闲暇时间的约束,要更大力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将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劳动监察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在保证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制定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的办法,引导职工家庭在适宜出行季节带薪休假。
增强多元化商品和服务供给的适应性、创新力。培育和壮大各类消费供给主体,消除所有制歧视,实行包容、审慎、有效的准入制度,取消文化、体育、医疗、教育等领域不合理和歧视性准入条件,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打破地域分割和市场分割。促进汽车、家电和电子产品消费等更新换代,增强消费体验。大力发展“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业态,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时尚体验等方面融入国潮元素。在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培育建设的城市,支持开展各类特色消费节庆活动,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发展免税零售业态,丰富免税品种和品牌。推进消费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品牌建设。支持企业瞄准先进标杆,实施技术改造和流程再造,补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质量短板,增强企业的质量竞争动力,推广优质服务管理制度,鼓励应用创新券、培训券方式,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升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进一步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加强新兴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更好引导服务创新。完善品牌保护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以品牌为基础的质押贷款等。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支持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贸港、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开放平台,加大关键性政策创新试验力度。
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协作机制,畅通消费者诉求渠道,强化对消费者权益的行政保护。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积极作用,针对预付式消费、银发消费、网络购物等重点领域,加强消费者保护教育,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各类媒体,加强消费维权知识的普及和提供维权咨询。强化消费者权益损害法律责任,扩大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服务范围。健全公益诉讼制度,适当扩大公益诉讼主体范围。探索建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完善诉讼、仲裁与调解对接机制。加大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信息采集、整合和共享,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完善多方参与的社会共治,加强与平台企业的数据合作和对接,提升监管效能。构建以服务质量为导向的动态监管机制,在坚持包容审慎原则和坚守安全质量底线的基础上,根据消费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需要,完善必要的准入条件,降低供求双方质量信息的不对称。
推进消费基础设施系统化、智能化建设。以消费升级需求为导向,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投资模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体、旅游、健康、养老、教育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下游市场应用,融合部署市政、交通、能源等设施建设和改造。以都市圈为基本单位,顺应人口流动和空间演变趋势,统筹安排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中西部、农村地区现代流通、信息网络、服务消费等短板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用途拓展到培育“商旅文体健”融合等消费新场景。
强化促进居民消费的工作合力。促进居民消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除商务部门之外,还涉及多个政府部门,要密切协作联动,整合政策资源,发挥政策合力,完善涵盖商品消费、服务消费的消费领域统计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反映居民消费发展情况。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提高地方促进居民消费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