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韦结余(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蔡跃洲(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大数据与政策评估实验室二级研究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过程中,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内在要求。事实上,作为数字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算力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的基础。加快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座。
保障数字经济高质量的基石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支撑,在数字化转型基础上重塑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方式的新经济形态。作为数字经济运行发展的基础性支撑,算力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激活数据潜能的底座,是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目前,算力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是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把算力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加大研发投入,以期掌握未来竞争主导权。
一方面,算力已成为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运行的基础性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所催生的各种新模式、新业态,本质上是数据收集、传输、处理、分析能力全方位提升的结果。而海量数据资源的收集、分析和处理都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另一方面,算力成为制约产业变革的重要因素。随着数字技术在各个行业应用的不断深入,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开始加速,对算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取决于数字技术能否与行业技术实现有效融合,而融合后新模式的顺畅运行则受制于算力的供给。与此同时,算力供给体系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数字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以提供云计算、区块链技术等为主业的企业,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能。事实上,算力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开始显现。根据《2022—2023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算力指数每提升1点,数字经济增加值和GDP将分别增长3.6‰和1.7‰。
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出台了《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算力规模不断增加,网络布局不断优化,算力能力不断提升。
首先,我国算力规模持续增长,年增长率将近30%。截至2024年6月,我国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2460万亿次浮点运算),位居全球第二位,在用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随着大模型、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不断应用,智能算力更是展现出高增长势头,2023年增速超过70%,成为算力增长的主要方向。算力规模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其次,随着“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算力网络架构已经初步形成。自2022年国家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以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八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不断推进,我国算力网络架构已经初步形成,算力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实现了算力的全国统筹和各地分散算力的高效调度,提升了我国整体算力水平。
再次,算力网络部署呈现集群化特点,形成东西部协同发展新格局。在“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下,我国算力节点枢纽建设呈现从东到西梯次布局的特征和集群化发展的特点。其中,东部地区布局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个算力节点,主要应用于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金融证券等对网络延时要求比较高的业务,中西部地区布局了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成渝五个算力节点枢纽,主要应用于对网络延时相对较低的业务,用于承接全国范围数据的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
最后,绿色低碳成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重要方向。随着算力需求的加速扩张,我国数据中心规模高速增长,建设数据中心所需的电力消耗巨大。因此,在国家“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算力产业绿色化将会成为制约算力发展的关键。
虽然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算力发展还面临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一是我国高端算力芯片面临“卡脖子”风险。当前,我国算力芯片领域的自主可控程度有限,高端算力芯片和关键元器件严重依赖进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算力产业建设进程。二是算力产业发展面临电力供给的制约。电力是支撑算力运行的基础,算力运行的主要成本也是来自电力。特别是随着智能算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电力的需求也在急速增长,电力成本已经成为制约算力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三是算力的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完善。目前,算力领域技术标准尚不健全,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导致很多产品和服务间的兼容共享存在障碍,影响了算力产业的整体发展。
推进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议
我们需要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大算力芯片核心技术攻关的基础上,优化算力网络空间布局,积极推进算力应用转化落地,构建良好的算力产业生态,促进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算力芯片关键技术攻关,夯实算力发展底座。一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焦算力芯片的核心领域和重点方向,加大研发支持力度。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国家基金等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加大对半导体设备、材料和关键工艺方面的研发支持力度。二是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研发主体多方参与,加快芯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大模型算法、框架等基础性、原创性的技术突破,提升国产化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算力产业的投入,同时创新社会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向算力产业流动。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算力网络空间布局。一是适度超前部署算力产业。在“东数西算”工程基础上,加强整体性谋划和协调,在关键领域适度超前部署,同时加强政策合力,形成统一协调的决策机制。二是要整体性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按需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算力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同时引导算力资源向贵州、甘肃等西部省区转移,满足一些低延时业务的算力需求。
推进绿色能源和算力网络融合发展。一是加强政策统筹协调,研究绿色电力与算力网络协同发展的实施路径、体制机制和标准规范,明确重点推进方向和领域。二是统筹绿色电力与算力输送布局。在绿电资源丰富、电力成本较低的地方优先布局算力中心,通过信息网络将东部沿海的算力需求转移到西部的算力中心,降低算力使用成本。三是推进绿色电力与算力联合调度。充分发挥算力中心灵活调节特性,加强电力与算力联合调度,使算力与可再生能源的特性相匹配,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拓展算力网络应用场景,培育良好的算力产业生态。一是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对算力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并积极探索有价值、可推广复制的应用场景。二是以应用示范为引导,促进算力服务在更多应用场景落地。聚焦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数字政府等典型行业,持续推动算力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推动算力应用加速落地。三是围绕算力相关软硬件生态体系建设,加强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适配协同,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多方形成合力,共建良好发展生态。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与治理协同互促机制研究”(22&ZD07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