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春节是“中国时间”也是“世界时刻”
首页> 理论频道> 文史科教 > 正文

春节是“中国时间”也是“世界时刻”

来源:学习时报2025-01-26 09:36

  作者:刘金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经过协商通过决议,一致决定将中国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此举表明过春节不只是“中国时间”,也是“世界时刻”。

  近年来,中国春节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这些国家既包括“儒家文化圈”的韩国、越南、新加坡、日本等周边国家,也包括泰国、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基督教文明”国家的部分地区。在亚洲,越南春节期间通常放假5天,最长可达9天;韩国将春节称为“旧正”,举国放假三天;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三国一般放假两天。巴拿马早在2017年就将春节作为民众的公共假日;东非岛国毛里求斯,尽管华人比例不到2%,但也将春节列为全国法定假日。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中国春节走向世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春节文化内涵丰富,包含对阖家团圆、生活顺遂、岁岁平安的期盼,这些质朴愿望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都能引发共情。人们无论身处何地,对家庭温暖、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相通的,这让春节容易跨越国界被理解。春节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例如注重家庭伦理、倡导社会和谐、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为各国思考社会发展与人文建设提供别样思路。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些理念有助于人们审视自身与家庭、社会及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在经济、文化等多领域频繁互动。借助各类交流活动,春节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尤其在与中国往来密切的国家,人们对春节的认知度逐渐提升。此外,海外华人华侨群体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在居住国延续春节传统,通过举办特色活动,如新春庙会、舞龙舞狮表演等,吸引当地民众参与,让春节文化在异国落地生根。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更广。春节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世界目光。它所传递的和谐理念,在国际交往中展现出积极意义,推动着春节一步步走向世界。

  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将中国春节设为本国法定节日的国家,在接纳和创新中国春节方面别具特色。它们结合本国国情,让春节“入乡随俗”,通过融入本土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元素,实现了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如澳大利亚悉尼,在举办新春龙舟赛时将龙舟并排泊在码头,并将龙头一律朝向岸边,这体现出土著对客人欢迎与友好的传统;法国巴黎过春节组织舞龙舞狮活动时还同步举行花车巡游;越南很多地方的乡村,中国象棋深受欢迎,以至于过春节时当地人敲锣打鼓下“人棋”,以别出心裁的方式为传统节日增添别样乐趣。这些生动鲜活的例子表明,中国春节正在不同国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不断与当地文化交织共融,绽放出全新魅力。如今,春节已不仅是中国人的节日,更是逐渐演化为一个世界性的超级文化现象。借助春节这一文化载体与人文媒介,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推广和传播。这不仅实现了中华文化跨国界、跨民族的对话交流,更充分展现出中华文明强劲的感召力与强大的融合力。

  展望未来,春节的国际影响力或将持续攀升。在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它如一座坚固的文化桥梁,跨越地域与民族的界限,让更多元的文化交汇碰撞。春节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包容等理念,将凝聚世界人民,消弭隔阂、增进情谊。以春节为窗口,世界能更深刻地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汲取智慧与力量。春节也将承载着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愿景,为全球文明的繁荣发展不懈助力。(刘金祥)

[ 责编:陈锐海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依靠技术攻关和要素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