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曾金华
在实现良好开局的同时,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需要投资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要加力落实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更好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同比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表现亮眼的重要原因,在于宏观政策“组合拳”加力显效,政府投资尤其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带动放大作用充分发挥。
投资既是当前的需求,也是未来的供给。今年以来,我国统筹用好中央预算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工具,加快“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政策落实。其中,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券累计发行量接近1万亿元;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近两成,有效拉动投资。在实现良好开局的同时,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需要投资继续发挥出重要作用。在政府投资方面,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聚力提高投资效益、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加大力度增动能。今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重要体现就是政府债券规模上更加给力,其中,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政策力度较以往大大提升,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下一步,需要继续把握政策力度,打好“组合拳”,加力落实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更好地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
加快进度释红利。今年年初以来,各项宏观政策靠前发力,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加快,“两重”项目开工建设提速,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提升。进入二季度,各地重大项目加快开工。下一步,需要继续加快专项债券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进度,特别是市县财政部门应及时拨付已发行专项债券资金,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则要加快资金使用,防止资金“躺”在账上,尽快发挥资金效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等政策也有待进一步落实落细。通过统筹把握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和进度,做到早发行、早使用,政策效果才能够更充分显现。
优化机制提效能。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需要以改革创新持续增强投资活力和效能。去年底,国务院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推动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等积极作用。今年以来专项债券作用发挥明显的原因,除了规模增加、进度加快,还在于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优化专项债券项目审核和管理机制等一系列措施。近期,多地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改革试点落地。下放专项债券项目审核权限,有利于发挥地方自主性、积极性,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各地也要切实选准选好项目,加强项目审核和资金管理,实现专项债券的规范高效发行使用。
在发挥政府债券促投资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强化严监管、防风险。对专项债券资金实施穿透式监管,严防挤占、截留和挪用。严肃财经纪律,对资金闲置和违规使用等问题,及时进行查处、整改。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防止前清后欠,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政府投资具有带动放大效应,能够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与此同时,加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实施,民间投资活力得以充分激发。宏观政策“组合拳”充分发挥效应,向扩投资、稳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