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曾金华
近日,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开闸”,两期共计1210亿元债券顺利发行。与此同时,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也启动发行。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宏观政策加速落地显效,推动我国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更有效应对外部变化的不确定性。
从2024年起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2024年我国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7000亿元用于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3000亿元用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特别是加大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补贴力度,拉动消费效应明显。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使用,有力支持了“两重”建设、“两新”工作。
今年我国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力,明确要“更加积极”,超长期特别国债也更加给力。一方面,资金规模更大。按照预算安排,今年我国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其中,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另一方面,拉动消费作用更突出。今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加大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力度,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春节前,中央财政预拨810亿元资金,补贴资金提前到位,广大消费者实实在在享受到政策红利,有效推动市场升温。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
从去年以来的发行使用情况可以看出,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力拉动投资增长、释放消费潜力、促进产业发展,也将为长期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随着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开启发行,如何充分运用好这一重要政策工具,更有效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受到高度关注。
债券发行方面,需要统筹一般国债和特别国债发行,合理安排发行节奏,切实满足特别国债项目资金需求。按照计划,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于4月至10月间分21期发行,涵盖20年、30年及50年期品种。确保债券顺利发行,还应注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配合,强化流动性支持。
资金使用方面,在“加力”的同时还应“提效”,切实选准选好项目,管好用好资金,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防止低效无效投资。与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政府投资工具密切配合,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需求,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今年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既“加力”,又“扩围”,成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支持重点。通过尽快下达特别国债资金,确保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有效实施,促进真金白银的优惠加快直达消费者。同时,加强政策工具组合创新,与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工具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全方位支持提振消费。
无论是支持“两重”建设还是“两新”工作,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使用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特别是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资金规模加大,更要重视从严监管。要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国债资金合规使用、充分发挥效益。对国债资金的申报、下达、拨付、使用实施全过程、穿透式监管,对资金分配不及时、使用迟缓、挤占挪用等问题及时纠偏。
今年我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重要原因在于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共同发力显效。各项宏观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落细,正在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和潜能、增强发展新动能。(曾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