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联部原副部长 于洪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华民族向世界发出的一个伟大倡议。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我们是亚太国家,亚太地区是我们立身立命之所、繁荣发展之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从亚太地区起步起航。
亚太地区的局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局势,亚太的概念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变化。我们过去讲亚太主要是讲从东北亚到东南亚以及太平洋西岸的这十多个国家。现在讲的亚太已经包括了南太平洋地区,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十几个岛国在内的泛太平洋国家。亚太的概念在不断扩大,这是我们考虑亚太事务、参与亚太事务必须充分意识到的一个前提。现在,东北亚地区、中亚地区、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都在积极地介入亚太事务,我们也应该用更宽广的眼界来构建亚太地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提出质疑,这种质疑有的是恶意的,但有很多是善意的,觉得人类社会如此复杂,不同国家的利益千差万别,社会制度、价值观体系五光十色,谈何共同命运。但我觉得我们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比目前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政治家、专家学者提出的更接近于现实,更贴近历史发展的潮流,更符合人类社会的普遍诉求。
与此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符合我们自身的需要。首先有利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是有利于我们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为人类的进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尤其是在亚太地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应该是“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走向亚太、世界走向中国、亚太拥抱中国”这么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不能是相互戒备、相互防范、相互抵触的过程。另外它也是中国依靠世界、世界依靠中国密不可分的过程。
现在,我们对世界影响越来越大,但同时,世界对我们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的,这是一个相互交织的过程。我们跟世界联动发展,实际是融入世界和世界融合发展,只有这样才真正起到推动建立命运共同体的作用,起到一个表率作用。所以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更开放的世界、更包容的世界,而不是一个封闭的世界、一个远离国际社会独自发展的旧模式。遗憾的是,国际上也有那么一批专家学者,还抱着陈旧的思维,抱着冷战时期的理念来看待世界。
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把自己的发展利益融入到整个人类的发展之中去,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把自己的安全关切融入到整个世界的安全关切中去。世界应该是发展利益广泛交织,安全关切高度契合,发展理念彼此相通,文明进程互联互鉴,只有这样,才谈得上人类命运共同体。
另外我们要特别注意警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谋求霸权。我们倡导并推动建立人类命运,注定不是要确立中国所谓世界领袖地位,不是要跟谁跟哪个国家去争夺世界霸权和领导权。历史的经验一百多年已经提供了无数的案例,正面的和反面的,积极和消极的都有,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
另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在亚太地区还是在全球范围内都不是输出模式,都不是要把自己的观点、主张、理念,强加于人,强加于外部世界,强加于整个人类社会,这样做也不会成功。从历史上看,苏联失败了,美国也不会成功。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冷静清醒地认识到世界发展大势,认识到我们同外部世界关系,这是一个重要前提。
我们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铁需要本身硬,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要把自己的软实力、硬实力不断地推向历史的新高,包括综合国力建设,包括我们国家形象的塑造。遗憾的是,有的时候国家形象的塑造,软实力的提升会落后于综合实力提升,它们有时候并不完全同步。我们要力求做到软实力、硬实力要协调发展的齐头并进。国家的道义形象、道义力量对一个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引领亚太地区和整个人类的命运共建设至关重要。所以要把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营造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紧密地协调起来,二者不可偏废。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着眼全球,立足周边,主攻亚太,要分层次,分领域,分国别,分区域,循序渐进地推荐我们的理念,朝着我们目标一步一步前进。我们要把握方向,统筹全局,厘清角色,求同存异,共赴前程。求同存异不仅是说给别人的,也应该是说给我们自己的,我们讲述中国故事,也要熟知世界故事,我们要求构建新的国际关系,要构建新的国际体系,要形成新的国际秩序,我们应该是一个倡导者,更应该成为一个践行者。
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任务,是一个艰巨而繁重的全球行动,不能成为一家的独角戏。我们说“一带一路”是交响曲、大合唱,那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亚太命题,更是交响曲,更是大合唱。我们只是个领唱者,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成功与挫折始终随影相随相伴的过程,是博弈与合作此起彼伏,相互作用的无止境过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会一蹴而就,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看到美好愿景的现实。它是一个长期的全球性的充满了变数的过程,我们要足够的心理准备,要有战略耐心,要有战略定义,还要有战略智慧。
(本文根据作者在华中科技大学第四届“全球治理·东湖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责编: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