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绿色发展、明德、辩证思维、智慧城市、生产力转化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林智钦:绿色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绿色转型】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林智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绿色转型。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绿色质量标准体系,强力推进能源绿色革命和气水土污染治理,促进绿色技术、绿色资本、绿色产业有效对接,有力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实现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尤其要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节能对绿色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定调整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
摘编自《人民日报》
【陆绍阳、张慧瑜等:以明德提升个人修养、凝聚社会正能】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陆绍阳、张慧瑜等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新时代,应该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吮吸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中积淀下的文化养分,弘扬社会主义新风气,合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需要志存高远,坚守高尚的职业道德,以便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崇尚道德、以德服人的良好风尚,成为凝聚社会人心的榜样力量。近些年在文化娱乐领域,一些文艺界和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却越过道德的边界,在名利场中迷失了自己,不惜触碰法律的底线,没能在社会公共领域作出应有的表率,这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演艺之路,而且损害了观众对文化产品的信任度。因此,加强道德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优先地位,事关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也只有自觉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才能在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中创造新的高度。
摘编自《光明日报》
【韩庆祥: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好“民心”和“忠诚”的关系】
中央党校一级教授韩庆祥指出,“忠诚”对于政治建设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忠诚”是“民心”的前提和基础,每一个党员只有从内心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而奋斗,才能使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从而真正实现“赢得民心、汇聚民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让每个党员都能做到忠诚、干净和有担当。“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不但是党的政治建设的着力点,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而且是党员真诚、干净、担当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辩证地处理好政治建设中的“忠诚”与“民心”的关系,对党的政治建设至关重要。
摘编自《新华日报》
【陈海波: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陈海波认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需要通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集聚内生动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更好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具体来说,一是强化信息基础设施保障。二是结合城市智慧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机制,充分发挥不同城市的产业比较优势,重构与整合产业链条,推动形成特色鲜明的智慧产业。三是构建精细化城市治理体系。四是提高民生服务水平。要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系统建设为依托,建立跨部门、跨地区业务协同、共建共享的民生服务体系。此外,还要探索建立规范的投融资机制,通过购买服务、产权激励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力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摘编自《经济日报》
【王丹:“创新+资本”助推生产力转化】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王丹指出,技术研发、市场转化的漫长过程以及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创新不仅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投入,而且资金收益具有极大的风险。创新唯有与资本结合,才能成功并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然而融资难是一个普遍性问题,科创型中小企业研发融资就更是难上加难。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扩大银行放贷比例、进行项目补贴等方式支持中小科创企业发展。但现实情况是,单纯扩大银行放贷比例无法控制资金流向,政府对项目直接补贴也无法保证创新的成功与成果的有效转化。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应重在培养其竞争能力,让其拥有造血功能而非单向输血,让企业“有钱赚”而非“有钱借、有钱拿”。从这个角度来看,上交所科创板的设立有望成为科创企业成长的摇篮。
摘编自《解放日报》
(光明网记者 郑芳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