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郑晋鸣:写有温度的新闻,讲有灵魂的故事
首页> 理论频道> 理论专稿 > 正文

郑晋鸣:写有温度的新闻,讲有灵魂的故事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19-08-02 13:0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三十七年记者生涯,一万余篇各类稿件,对党的新闻事业高度负责,对人民群众利益密切关注,坚持以故事传播正能量,以文字讴歌真善美,他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就是光明日报社江苏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郑晋鸣。从1982年拿到第一张新闻通讯员证起,郑晋鸣已从事媒体行业37年,在光明日报社工作了29年。其间,他心怀理想、扎根基层,以两条腿和一枝笔,丈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写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同时,也在丰富着人生阅历,实现着人生价值。

  1960年12月,郑晋鸣出生于山西沁源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大山里艰苦的生活环境,培养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青年时代,他离开家乡,到新疆参军。在部队里,当过文化教员、新闻干事。后来,考入光明日报新疆记者站,开始了梦寐以求的记者生涯。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工作中,郑晋鸣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大漠戈壁、草原雪山,13个地州、87个区县、844个乡镇,在新疆这片浑厚的土地上,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来到江苏,他同样走遍了这里的13个地级市、2037个乡镇,包括黄海前哨开山岛的每一寸土地。

  为获取有特色的独家新闻,出过两次较大的车祸,死里逃生﹔为采访徐州矿井瓦斯爆炸事件,与营救人员一同深入井下;为做好抗洪防汛报道,在堤坝上住了五天,险些被毒蛇咬伤﹔为揭露“黑网吧”的安全隐患,带领实习生冒着酷暑走访了四个县……作为记者,为捕捉新闻线索、探寻事实真相、守望公平正义,郑晋鸣长年奔波在外,无惧风吹雨打,不顾个人安危。“进入互联网时代,记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也更加便捷。但只有深入现场、用心感受,才能写出真实动人的好故事。”他常这样告诉学生。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笔杆子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半路出家、笨鸟先飞是我不断增强笔力的动力。现在老了,记忆力不好了,但在十年前,我能背诵《人民呼唤焦裕禄》等近千篇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郑晋鸣说。为提高写作能力,他坚持每天练笔。写到入神处、关键时,则废寝忘食。平日,他习惯在枕边放一枝笔、一张纸。夜里有灵感,就随时记下。这一点,用他的原话说,便是“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不能不写稿”。同事和同行谈及他,大都有这样的评价:老郑写新闻采访实,角度刁,感情真,文笔好。

  记者站的工作,相对自由和灵活。为加强自律,郑晋鸣特意制定了一份名为“一、二、三、十”的工作计划,即每月发表一个头版头条、两个二版头条、三个四版头条,共发十篇稿件。多年来,他采写并发表了《采沙毁堤何时休》《增长并不等于发展》《震不垮的精神长城》《我们欠长江一个深深的道歉》等一大批有价值、有影响的好新闻,曾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以及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等诸多奖项,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写有温度的新闻,讲有灵魂的故事”,是郑晋鸣的座右铭。在他看来,好人让新闻有温度,榜样令故事有灵魂。挖掘好典型、传播正能量,是一名记者的责任与使命。孔繁森、景荣春、徐洪刚、赵亚夫、邱光华、谭国强、李银江、胡永钊、徐其军等一个个英雄模范人物,在他的笔下,为国人熟知,被历史铭记。“写这么一批好人,也是在激励我一生前进,激励我永葆激情,使我不会停下记者的脚步。”郑晋鸣认为,凡人善举最感人,让社会充满光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王继才夫妇守岛卫国事迹的追踪报道。2014年8月,郑晋鸣带着学生,首次登上开山岛。在5天的观察和采访中,他被一种精神深深地触动了。“这是一个真实的传奇故事。在一个远离大陆、荒无人烟、台风肆虐、面积不足20亩的小岛上,一对夫妻坚守边防,一守就是28年”“因为每天飘扬的五星红旗,28年的苦和痛都有了意义”……郑晋鸣心潮难平、含泪命笔。8月26日,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文《王继才夫妇28年孤岛守海防》,在第6版发表整版通讯《两个人的五星红旗》,反响热烈。

  几年来,郑晋鸣先后9次上岛探望,与王继才夫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7月30日,郑晋鸣在光明日报发表《坚守32年王继才永远留在了开山岛》一文,寄托对英雄的敬重和哀思。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随后,郑晋鸣和同事又发表《王继才的感召效应》《一个人感动一个国》《百日再上开山岛》《开山岛上温馨的元宵节》等系列报道,继续讲述开山岛的故事。

  “我是老王夫妇守岛人生的见证者、记录者;而他们,是赋予我记者生涯以尊严和力量的人,让我更深切地明白‘勿忘人民’这句话的分量。”郑晋鸣表示,心中有人民,脚下有力量。半辈子写好人,还是没有写完;立志一辈子做好记者,依然在路上。“新闻是我的最爱,爱之胜过爱自己。选择记者职业,以文字来记录伟大时代、树立清风正气、推动文明进步,我感到十分荣幸。这条路很艰苦,但也很纯粹。”郑晋鸣坦言。一头汗两腿泥,俯下身弯下腰。从风华正茂到年近花甲,郑晋鸣的记者生涯,艰苦且执着,平凡而伟大。(光明网记者李姝昱采访整理)

郑晋鸣:写有温度的新闻,讲有灵魂的故事

  简介:郑晋鸣 光明日报社长三角地区党工委书记兼江苏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第十二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全国百佳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十佳选手”“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等称号,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生导师,河海大学硕士生导师,二级教授。

[ 责编:李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