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与高速发展,中国的网民数量急速增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大量的未成年人作为网络时代“原住民”,该为他们提供怎样的产品与保护一直备受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长期关注这一话题。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二次、三次会议上,他曾连续提交了多份关于建立未成年人专用智能终端技术标准和使用规范的建议,并得到相关部门高度认可。
在张志勇看来,从源头上通过产品和服务标准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使用保护刻不容缓。随着中国社会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未成年人接触网络越来越早。但由于未成年人媒体素养相对较弱、安全防范意识不足,加上缺少合理合适的教育引导,他们面临的用网安全问题越来越明显。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模式,也越来越难以适应移动互联时代,很多家庭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缺乏风险预知的能力,需要全面建立未成年人安全上网保护生态。张志勇强调,标准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源头保护的根本之举,标准工作是落实行业政策最有效的手段。当前,我们相关技术标准的研制,无论是研制的层级、力量和研制的进度,还跟不上现实的迫切需要,对于加快相关标准研制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要进一步提高。
张志勇表示,鉴于研制智能终端产品和服务未成年人保护规范的紧迫性、长期性,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将此项工作纳入国家“十四五”行业技术标准研制规划。
一是推进“一揽子”标准和服务规范研制工作。要加快研制和部署国家统一的未成年人智能终端产品和服务保护规范,并实施严格的企业生产技术准入和服务准入制度;要同步研制国家智能终端产品内容服务商未成年人保护规范;要建立未成年人专用智能终端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要打造未成年人专用智能终端产品使用规范。
二是实施分步推进策略。抓紧研制出台行业标准,并尽快部署实施。同时,同步启动国家强制标准立项工作,适时及时推进国家强制标准的研制,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强制标准研制任务,并发布实施。
三是建立产品和服务规范更新机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技术标准研制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机制制定要跟踪市场发展,根据需求不断修订。
四是建设移动终端标准和产品服务规范研究基地。国家应从长远和战略着眼,组织高校联合行业、企业建立相应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研究基地,形成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和研究力量。(光明网记者李澍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