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首页> 理论频道> 党建政治 > 正文

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来源:《红旗文稿》2021/232021-12-12 10:2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杨凤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基础上指出:“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集中体现在“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十四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从被辱为“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再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曾经创造了璀璨的古代文明。但是,当资本主义打破各民族相互隔绝的状态,使人类历史真正成为“世界历史”的时候,中国却没能跟上时代脚步。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清朝政府曾试图通过洋务运动“求强、求富”,农民曾发动义和团运动反抗西方列强,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中华民国建立后,也未从根本上改变任凭西方列强欺凌的状况,日本向北洋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等就是明证。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便高擎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旗帜,在1925年的“五卅风暴”、1926年的省港大罢工中,带领人民同日本、英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势力进行英勇斗争并取得不同程度的胜利,彰显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新气象。北伐战争期间,党领导人民成功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声明,严厉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领导了白山黑水间的抗日战争。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军队各界同胞,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抗日,并主动采取一系列实际措施,推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发动民众,展开抗日游击战争,开辟抗日根据地,壮大抗日武装力量,成为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坚定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意志,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废除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经此一战,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奠定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此后,中国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完全平等和相互尊敬的基础上与各国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同时,高扬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旗帜,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第三世界”赢得普遍尊重。

  改革开放以后,党科学判断时代潮流的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先后与美、苏等大国建立或恢复正常外交关系,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深化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新格局。同时,党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北京共识”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话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同时,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走深走实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开的国际援助、国际合作,赢得世界普遍赞誉。更重要的是,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从封建专制到人民当家作主再到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有着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君权神授”、“王朝天命”观念根深蒂固。在以封建皇帝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统治下,农民既没有政治权利也不可能有民主观念。近代以来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戊戌变法运动没有中断封建专制政治,辛亥革命最终换来的是北洋军阀的假共和与割据混战。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目标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甫一成立便把人民解放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民族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深入农村发动组织农民开展反封建、争自由、争民主的斗争。在这里,有两个关键,一是党对农民进行政治启蒙,灌输和培育阶级利益、阶级剥削、阶级斗争等现代政治理念,并且通过土地改革、通过斗土豪劣绅、通过建立各级人民民主政权、通过民主选举等实践,培养和训练农民。二是党通过自上而下系统的组织网络,包括各级党组织、政权组织、农会、妇女会、儿童团等等,将广大农民凝聚起来,实现了从“一盘散沙”到组织起来,彻底改变了“皇权不下县”的社会传统,重构了中国基层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民主政权由解放区迅速扩展到全国。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中国人民从此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继续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这一制度的最重要制度平台,发挥着代表不同界别的人民参政议政的作用,各民主党派作为这一制度的最重要组织载体,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在维护统一的单一制国家的前提下适应和满足了少数民族根据自己的文化习俗和民族特点实施自治的民主权利。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逐步明确了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总方针。在这一总方针下,党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逐步健全,注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时期,区县人大代表实行直选、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等举措进一步完善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特别是基层民主制度的逐步确立和发展,使城乡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享有了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当家作主、自我管理的权利。中国共产党从国内外政治发展成败得失中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行不通,必须警惕和防范西方所谓“宪政”、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等政治思潮的侵蚀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积极推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党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党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形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党坚持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践表明,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涵盖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过程的一切领域,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有效保证了全体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国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充分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深受中国人民欢迎的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文明新形态。

  从一穷二白到经济独立自主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近代以来的旧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加之长期战乱,国家积贫积弱,人民流离失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际,美国反共势力曾扬言,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足以压垮共产党政权。如何尽快改变一穷二白的现状,实现国家强大、人民富裕,成为摆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时代课题。毛泽东同志曾忧虑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党带领人民经过30年左右的艰苦奋斗,到改革开放启动之际,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毛泽东同志感叹不能造的东西都能制造了,不仅如此,国防科技领域更取得“两弹一星”的惊人成就。由此,中国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走上自主发展道路,而不像一些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那样虽然政治上获得独立、经济上却无法摆脱对宗主国的依赖而步入依附性发展,中国人民的命运已经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实现依然需要接续努力。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摆脱贫困、实现富裕成为摆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首要任务。我们党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改革开放的强有力推动下,党带领人民埋头苦干,中国人均GDP在2000年超过900美元,2001年超过1000美元。2002年党的十六大宣布开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3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提出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健康稳定增长,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制造体系。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华大地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迈出关键步伐。

  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超过1万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2万元。如以家庭年收入10万元至50万元作为中等收入标准,中国则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人数超过4亿。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果从“小康”这个词汇出现在中国古代典籍《诗经》和《礼记》里算起,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期盼终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毫无疑问,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伴随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民众生活水平提升,中国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与日俱增,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百年历史雄辩地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 责编:刘梦甜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