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新科(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人类文明的演进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社科普及通过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思想、传承文明、弘扬人文精神,是凝聚人、塑造人、提高人的大众化教育重要形式。特别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淳化社会风气、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面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品质化新要求和社会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数字化新趋势,社科普及只有做到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想得通、用得上,才能真正发挥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作用。要做这样有理有据、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普及,关键在于提升社科知识转化和传播能力,将“普”和“及”真正有机融合起来。
把理性的转化为感性的,提升普及阐释力。人文社科知识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把抽象的知识映射到社会实践中,有助于让人从实际经验中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更真切地理解和感受知识的理性价值,进而提高人的认识层次和质量。社科普及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要引导受众思考知识背后的意义价值,这是社科普及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所在。例如,国际首部关注环境保护的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用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变成没有鸟鸣蜂唱蝶舞、一片鱼死草枯的寂静之地的景象,将化学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透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从而引发了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有力推动了现代环保主义的发展。
把理论的转化为生活的,提升普及亲和力。理论源自实践,人文社科领域知识是对历史和实践的高度凝练和总结,只有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使知识更加贴近人们的实际经验,才能避免机械地灌输和说教,从而与受众建立情感联系、产生共鸣,让他们感到自身相关性和意义。因此,做好社科普及必须要转变普及话语体系,学会讲百姓语言,与社会公众身边人、身边事结合起来,用有趣的、有意思的普及吸引人。江苏省社科普及项目每年集中资助一批支持直接服务群众生活需求的普及活动,如学生心理健康、法律咨询援助、基层文化展演等,有的普及项目组织社区志愿者利用居民小区楼道、走廊等公共空间开展普及创作,普及孝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群众身边的普及空间。这些活动让人文社科知识具有了生活气息,让社科普及工作成为群众身边听得见、看得懂、用得上的公共文化服务。
把有意义的转化为有意思的,提升普及吸引力。用创意和趣味性来包装的知识,更加易于接受和记忆。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保持轻松、活泼氛围,同时引入趣味内容或者互动环节,既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又可以让知识更加生动有趣。例如,有的历史读物,语言风趣,可读性很强,推出短短几年就累计销量千万册。单就历史知识普及的社会覆盖面来说,这样有意思、可读性强的书所起到的效果要超过专业史学著作。再如,有的教授在讲授刑法学知识过程中,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人物形象,以其种种罄竹难书又啼笑皆非的违法犯罪行为,把法学知识讲得无比生动,备受学生和网友欢迎,相关视频在网上的播放量十分可观。
把纸质的转化为口头的,提升普及感染力。如何从一道道美丽的江苏风景中讲出江苏文化、江苏故事,是江苏社科普及工作孜孜以求的目标。江苏省社科联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组织全省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参赛的30位选手,用30种讲述方式,紧扣主题、立足实践,将地方文化娓娓道来,让社科知识更接地气、更有生气。镇江市社科普及工作抓住青少年群体,通过组织开展“小小社科讲读人”活动,用童言童语讲述社科知识、文化故事,让社科普及更接地气、更有生气,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知识传播的种子。
把平面的转化为立体的,提升普及影响力。立体化的表达方式能够提供更多的感知维度,让信息受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社科普及工作中,面对平面化的知识,我们需要为之搭建立体化的知识场景,让受众能够更加身临其境,更加形象化地感知、理解知识的内在化联系和多层次关系,从而增加知识获取的沉浸感和整体性。现今很多博物馆、展览馆使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让参观者亲身体验所展示的历史情境或现实场景,从而对展呈内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例如,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模拟现代人与历史人物的对话场景,让观众与“历史人物”进行交流,打通古籍与现代人之间的对话渠道,实现了跨越时空的情感共享、感知共通和文化共融。
把静态的转化为动态的,提升普及表现力。静态的知识呈现形式传播性较弱,适合被动性传播。对社科普及来说,要增强人文社科知识在社会信息传播竞争中的优势,必须充分利用视觉化的图像、视频技术,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语音、图像和动画,形象化展示知识的过程、变化和效果,从而增加知识动态感。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案例,展示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和影响,以故事化和实际情境,促进知识融入动态场景中,增加知识普及的过程性;甚至将知识转换为可以互动的场景,让受众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使知识成为其亲身参与的经历和过程,让知识更具有体验感。以B站的短视频作品为例,近两年来B站泛知识类短视频播放量超过45%,创作者规模年增长超过90%,每年超过1.8亿人次通过短视频获取知识。由此可见,动态化的知识传播将深刻改变学习模式,同样也将深刻改变社科普及的形式和内容。
把传统的转化为数字的,提升普及传播力。信息传播的方式决定了传播的形式,通过数字化传播途径,社科普及可以扩展更加广泛的传播空间。传统的普及形式如讲座讲坛、展览展演、咨询服务、普及读物等,传播的主动性和覆盖面不足,而数字化内容更加容易在网络上被浏览、搜索,实现交互,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以更低成本推送给更多受众。更重要的是,随着大数据和AI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对信息受众群体的知识结构、知识偏好以及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时间段等特征进行精准画像,高效率地把特定人文社科知识推动到特定受众群体面前,进一步提升普及效率。同时,利用数字传播优势,可以获得更加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反馈机制,从而进一步了解受众的兴趣和需求,优化知识内容定位和表现形式,提供更加符合受众需求的普及内容。因此,推动内容数字化、渠道网络化,逐步实现普及资源和网络平台的共融互通,形成线上与线下互通的社科普及传播与服务新格局,是当前社科普及工作创新转型突破点。
把有价值的转化为有情怀的,提升社科普及引领力。社科普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做好社科普及工作,必须具有大情怀。在经费少、专业普及人员少的情况下,全省社科普及工作用情怀集聚人才、用责任汇集资源,通过省市社科普及联席会议制度,谋划推进全省社科普及工作,表彰社科普及先进单位和个人。近年来,一批知名专家投身社科普及创作,不少知名作家、主持人积极参与社科普及志愿服务,企业家捐资赞助社科普及活动,基层社科文艺服务队每年深入基层乡村开展社科文艺展演,打造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普及活动品牌,社科普及工作得到了基层群众的认可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