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王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49场活动于9月10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文化馆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古代通史研究室主任赵现海作题为《长城的历史角色与时代传承》的演讲。
赵现海结合大量文献考据和对长城的田野考察,全面讲述了不同朝代长城的修筑情况和变迁脉络。在演讲中,赵现海剖析了长城在守护中华文明、维护和平秩序方面的重大意义,深入阐释了长城所体现的文明内涵与价值取向,以及长城精神的时代传承与转化。
“长城是世界上修筑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工程之一,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象征,长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赵现海指出,对于长城的认识,除了客观的物质长城以外,还有主观的文化长城。长城文化变迁脉络构成了中华文明发展史的重要内涵,也是当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赵现海表示,要挖掘好长城历史,讲好长城故事,应努力提炼、阐释、宣传长城所体现的爱国情怀、坚韧不屈、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奋发向上、不断创新、民族团结、热爱和平等精神标识,并将之与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相结合,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应有的努力。
本次活动由甘肃省委宣传部、光明网承办,嘉峪关市委宣传部、甘肃新媒体集团协办。光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对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