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操海群(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安徽农业现代化研究院院长)
安徽是农业大省,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5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十四五”时期以来,安徽将农业科技创新视为金字招牌,以科技为笔,在江淮大地上勾勒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路径。如今,安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7%,农业生产信息化率为52%,均居全国前列。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在于科技现代化,这一认知在安徽的发展实践中愈加清晰。“十五五”时期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5年,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高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发挥好农业科技创新协同作用,搭建高能级开放共享平台,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聚集,以及科技成果的落地。
聚焦智能育种、新型农资、智专农机、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低碳农业、未来食品等重点领域,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按照“揭榜挂帅”模式组织联合攻关,积极培育农业未来产业,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新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协同育人,加快推进安徽高等研究院建设,深化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制改革,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基层农技推广人才。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强化农业科研平台和项目支持力度,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力更多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围绕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粮作物,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组建联合攻关团队,以提单产、增效益为主要目标,以科技和绿色双核驱动,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
全链提升绿色食品产业链,培育一批头部企业,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作物生命信息智能感知、智能农机关键技术与装备攻关,研发推广无人机精准施药、AI病虫害识别、智能灌溉等技术,汇聚多模态数据,构建数智化种植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