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彰显
首页> 理论频道> 光明独家 > 正文

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彰显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0-06-14 08: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徐娜

  伟大人民必定造就伟大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千百年来一直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秉承民族精神,汇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取得了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和“重大战略成果”。事实证明,越是艰难时刻,民族精神越是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敢为人先、独辟蹊径的伟大创造精神

  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新冠病毒是高致病性、强传染性的未知病原体,尚无特效药可以医治。我国在第一时间成功破译了新冠病毒基因组,在全世界首先开展了大规模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相关研究。如,创造性地将中西医结合起来,中医古法新用,筛选出“三药三方”,将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治疗,显著降低了病人的“转重率”、“复阳率”和“死亡率”;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先后制定轻症管理规范,重型、危重型患者护理规范等,确保了疫情可溯、可诊、可防、可治、可控。

  中国人民还在物资保障、复产复工、社会治理方面迸发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独辟蹊径的开拓精神。“没有医院建医院”、“没有床位加床位”、“没有口罩生产口罩”,疫区需要什么,全国就统筹协调什么;人民紧缺什么,企业就生产运输什么。以N95口罩供应为例,据中央驻鄂指导组的数据显示,N95口罩日调度供应量从1月27日前的日均7.2万只,增加到峰值3月1日的56.2万只。在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时,我们又分级、分区、分类、灵活精准推进复工复产,适时推出8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创造性地援企稳岗,增强经济在“战时”和“常态化防控”期间的坚强韧性。在社会治理方面,政府和各个企事业单位创新社会实践,依托数字技术,利用从云办公、云招聘到云问诊、云课堂,再到云游园、云祭扫等新业态、新方式,独辟蹊径地解决了工作、就业、就医、教育、生活等基本民生问题,确保了社会正常运行。

  只争朝夕、不怕牺牲的伟大奋斗精神

  要幸福就要奋斗。不奋斗,就不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是中国人民从斗争实践中懂得的朴素道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数国人鼓足冲天干劲,继续发扬伟大奋斗精神,投入战斗。疫情来得急、变化快,而我们应对举措跟进快,调整得更快。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十余天时间建成,首批3个具有战地色彩的方舱医院仅29小时建成。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由衷称赞:“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与死神竞速,中国人凭着这股子拼劲完成了诸多“不可能”:用30多天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约60天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约90天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和全国疫情防控的战略成果。国际社会评价,“中国的做法可以作为典范纳入世界抗击流行病史”。

  面对病毒来袭,中国人民不仅展示出只争朝夕,快马加鞭的奋斗精神,也彰显了不怕牺牲、不胜不休的奋斗精神。党中央一声令下,无数个逆行的身影冲锋陷阵、义无反顾。他们有的从手术台上下来,病还没养好,又到岗坚守;有的被感染了,仍录制视频以现身说法的方式继续抗“疫”;有的主动推迟婚期上火线;有的接到“强制休息令”才不得不“换防”,等等,中国的战“疫”铁军让世人读懂了什么是白衣执甲、闻令而动,什么是无私奉献、家国情怀。

  众志成城、命运与共的伟大团结精神

  团结才能前进。近代以来,面对寇急祸重的外来侵略,我国各族人民肩并肩,浴血奋战,共同书写了保家卫国的壮丽史诗。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成功抵御洪涝、台风、地震、雨雪冰冻、沙尘暴等重大自然灾害,也成功抗击了天花、鼠疫、甲肝、非典、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能够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就在于有同心同向,同舟共济的民族文化基因,就在于全党全民合力合拍、众志成城的坚强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合作才能获得最强免疫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都组织动员起来,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一体行动。人人是战士,处处是战场,从广大医务工作者、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到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奋战一线;从有家国情怀的小学生把压岁钱捐赠给武汉,到耄耋院士逆向而行;从武汉人民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到全国各地各族人民史诗般的驰援;14亿中国人民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形成阻击疫情的“汪洋大海”。

  现实表明,在这个高度互联互通的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才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天下一家、守望相助才是各国人民共同抗疫的人间正道。当疫情在全球多国多点暴发时,中国人民始终秉持着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的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毫无保留地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并尽己所能地驰援。中国已向一些疫情严重的国家,如意大利、巴基斯坦、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多国派出医疗专家组;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同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召开180余场视频交流会议,展现了扶危济困、投桃报李的传统美德。中国负责任、有担当、重情义,以开放合作的实际行动,提振了全球抗疫信心,为打赢疫情防控全球战,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信乐观、双战双赢的伟大梦想精神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一脉相承,伟大梦想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然而梦想越是伟大,奋斗越是艰辛。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让人防不胜防。尽管如此,中国人民没有退缩、更没有被吓倒,而是立刻调整状态,英勇果敢、信心坚定地投入战斗。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夺取胜利的豪气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背后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离不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国家治理体系的支撑。党的领导是抗疫的定海神针,是我们的最大优势,是保持战略定力的最大底气。面对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9000多万名党员以“舍我其谁”的信念,“愈战愈勇”的意志,“守土尽责”的作风,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践行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成为了人民的主心骨、定心丸和保护神,带领人民形成横扫千军的强大合力,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

  梦想的征程,是由一段一段的奋斗连接起来的。2020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战“疫”要拿下, 战“贫”也不能落下。战鼓声声,冲刺在即,时间紧、压力大。亿万人民勇于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再次彰显,中国人民接续奋斗,正以不获全胜不收兵的精神状态,豪迈自信地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奋勇前进。

[ 责编:李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四重叙事的思政课

  • 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的传播实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