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袁方成(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志愿服务作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已成为新时代党领导和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和美好风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化建设”,彰显了党中央对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战略指引和高度重视。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志愿服务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优化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效能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和实践路径。
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成效显著。《志愿服务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各地相继出台的配套政策,构建了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志愿服务组织从传统公益社团到新兴互联网公益平台,为志愿者参与提供了广阔空间。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扶贫助困、环境保护等,扩展至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领域,呈现出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成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大亮点。“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的兴起,提高了志愿服务的效率和精准度。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了志愿者技能与服务需求的精准匹配;借助区块链技术,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的可信记录和流转得以实现。与此同时,志愿服务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倡议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促进民心相通作出了重要贡献。置于中国广袤城乡基层的治理实践来考察,志愿服务以其独特机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填补了政府和市场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空白,更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动力。
志愿服务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准性和灵活性。广大志愿者深入城乡社区、走近居民,能更准确地识别和响应居民需求,实现服务的精准对接。不仅如此,志愿服务也增强了基层治理的协同性。城乡社区治理中,志愿者们参与调解邻里纠纷、维护公共秩序、宣传方针政策等工作,有效减轻了基层政府压力,提高了治理效率。
志愿服务推动了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的兴起,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志愿服务需求与供给的智能匹配,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志愿服务网络平台的建立,使居民能便捷地提出服务需求或参与志愿活动,不仅提升了居民参与度,也为基层政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支持。
志愿服务增强了城乡基层组织的治理韧性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治理中,志愿服务的作用不容忽视。大量志愿者参与一线抢险救灾、物资配送等工作,充分展现了志愿服务在危机应对中的灵活性和高效性。这些宝贵经验为构建常态化的基层应急志愿服务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
置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客观上看,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在蓬勃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多元化社会需求、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治理主体多元化等因素,对志愿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需求的多元化要求志愿服务体系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老龄化社会为例,除基本生活照料外,老年人对心理慰藉、文化娱乐、终身学习、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服务需求快速增长。这就要求志愿服务体系建立更加敏锐的需求感知机制,培养具备多元技能的志愿者队伍。
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实则要求志愿服务体系优化资源整合和调配能力。志愿服务体系需要发挥桥梁作用,促进资源的有效流动和合理分配。这就需要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志愿服务协调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需要创新资源动员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吸引社会各界参与,拓展资源来源的有效途径。
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则进一步要求志愿服务体系强化协同治理能力。志愿服务组织要成为连接政府、居民、社会组织的重要平台,就需要不断通过组织志愿活动,促进各方沟通、凝聚共识,实现多元主体的有效协同。需要完善志愿服务的制度框架,明确各方权责,而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是确保多元主体有序参与、高效合作的关键。
面对这些新挑战和新要求,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需要系统性思维和创新性方案。其战略目标是构建并完善一整套以党的领导为核心、政府支持为保障、多方力量广泛参与、制度系统完备、运作规范有序、发展动力强劲的志愿服务体系。同时通过完善制度、提升专业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等举措,向更加精准、高效、协同和智能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这一战略目标指引下,构建需求导向的精准服务机制成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运用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建立动态更新的需求地图和清单系统,实现需求与资源的实时匹配。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志愿者队伍,提升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服务。创新如“全科社工+专业志愿者”等模式,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和精准度。优化服务评估反馈机制,建立常态化的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制度,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的持续优化。
资源整合与调配机制的优化同样至关重要。加快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志愿服务协调平台,实现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动员方式,与各类企业合作设计和实施各类公益项目,吸引和鼓励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志愿服务,提升服务的专业水平。组建“专业志愿者联盟”,整合法律、医疗等领域的专业力量。健全志愿服务资源库,采用分类管理、动态更新的方式,全面涵盖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资源。创建“志愿服务超市”模式,将各类志愿服务项目模块化、标准化,实现资源的动态管理和按需调配。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能力的强化也不容忽视。建立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志愿者多方协作的治理平台,明确各方权责,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强化志愿服务组织的枢纽作用,将其打造为连接各方、促进沟通、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完善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保障,建立科学的评估激励机制。
与此同时,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下,推动志愿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势在必行。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等创新参与机制,开发并推广集志愿者管理、需求对接、服务监督于一体的智能化平台,实现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智能匹配,优化资源分配和服务策略。加强志愿者的数字技能培训,提高其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服务的能力。
简言之,志愿服务已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化建设成为优化基层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效能的必然选择和战略举措。通过构建科学完备的志愿服务体系,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为推进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实践根基。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研究”(22BDJ11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