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王华:从三个层面入手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

王华:从三个层面入手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

2018-11-01 11:36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王华:从三个层面入手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社会心态、人才培养、数据造假、学校制度建设、县域经济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王华:从三个层面入手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王华认为,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具体来说,可以从人际、群际、文化三个层面入手,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第一,在人际层面,建设好家风、民风、校风和工作作风。具体而言,家庭、社区、学校和工作单位应发挥主体作用,建设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家风、民风、校风和工作作风。这有利于个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他人进行良性互动,避免负面心态扩散。第二,在群际层面,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应着眼于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不同群体提供充分的接触机会,增进了解、减少分歧,使社会成员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深入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第三,在文化层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可通过在教学管理服务各环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方式,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摘编自《人民日报》

  【陈耀:思考提升人才 “量”与“质”的途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郑州师范学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院长陈耀指出,要大力提升人才的“量”与“质”,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在地区间合理有序流动。第一,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培育更多实用技能创新型人才。应增加财政对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强扶持。第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使之更好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匹配。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比如,调整和改革学校的专业设置,及时撤销或增设等。第三,鼓励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形成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人才布局。我国正在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大量人才支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需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同时促进人力资本在不同地区间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其区域分布合理化,缩小城乡和区域收入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第四,不断完善促进创新的制度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只有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激励制度,才能充分调动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摘编自《经济日报》

  【郭军:重视网络数据造假现象的危害性】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郭军认为,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数据越来越有价值,受到重视,但网络数据造假的现象却层出不穷。从最初的电商购物平台,到如今的民宿行业,还有影视剧行业、网络文学、自媒体等,“流量”造假日益泛滥,危害越来越大。在“流量为王”的导向下,如今网上动辄几千万粉丝的“大V”,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点击的网络剧都不鲜见,令人瞠目结舌,营造了一个个虚假繁荣的火爆现象。这些刷出来的数据,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对于广告主而言,也是有害的。这场“流量竞赛”的背后,最终将造成劣币驱逐良币:一方面严重打击了那些在努力原创的创作者的积极性,使自媒体平台沦为低俗内容的大本营;另一方面,用户了解信息、获取知识、寻求娱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日渐流失,广告主没有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觉得上当受骗产生信任危机。暂且不说虚假的数据对于蓬勃发展的大数据行业来说意味着毁根灭源,对相关从业者而言,也应当正视数据的价值,对于监管平台而言,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数据审查机制,对虚假刷量行为加以重罚;对广告主而言,也应当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不给造假者可乘之机。

  摘编自《光明日报》

  【彭宇文:探索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章程统领模式】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当代教育研究院院长彭宇文表示,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必须转变思路,从体现现代学校组织特性、发挥学校独立法人自主性与主动性出发,由政府主导模式转变为章程统领模式。探索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章程统领模式,当前需要着重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其一,进一步强化对章程在学校治理中重要地位的认识。新时代的学校治理,必须建立在法治化基础上。章程是学校精神的核心体现,是引领学校面向未来发展的总纲领,应当切实发挥其在学校治理中的灵魂引领的重要作用。其二,进一步增强章程建设的公众性。应当贯彻公开原则,在已有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学校章程建设公开化的强制性制度,进一步明确学校章程的公众性要求,提升章程的公众知晓度与认知度,从而强化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的学校章程的社会约束力和执行力,真正实现章程建设的目标。其三,进一步增强章程建设的专业性。必须将章程建设视为具有“立法”特性的专业性工作,按照政府引导、专家指导、学校主导的基本思路,既要从理念上,也要从技术上不断改进质量,使章程建设能够以高水平的专业性引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张汉飞:改变县域经济发展旧心态,坚持特色集群原则】

  中央党校进修部研究员张汉飞指出,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大背景下,县级政府要及时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的思维和方向,尤其要尽快走出传统发展误区,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首先,要革除以GDP为纲发展县域经济的旧思维。要把绿色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底色,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县域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其次,要告别以县城为中心发展县域经济的旧模式。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加快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增强全局开放、协调发展意识,在更大格局中集聚资源和能量,寻求动力和空间。最后,要突破以模仿为手段发展县域经济的旧心态。在县域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上,要坚持特色集群原则,扬长避短。“扬长”就是要有所为,重点利用特有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避短”就是要有所不为、有所放弃。

  摘编自《大众日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

王华:从三个层面入手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

[责编:李澍]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锻造强大思政引领力

  • 全方位推进安全韧性社区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