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规划专家齐聚同济,共商外语教育规划大计
——首届“一带一路”外语教育规划圆桌会议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之际,由同济大学外语学院和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共同举办的首届“一带一路”外语教育规划圆桌会议,11月11日在同济大学召开。
本次会议是以“一带一路”为主题开展的外语教育规划专题研讨,也是同济大学开展 “一带一路”智库研究专项课题之一。来自北京、南京和上海部分高校的专家和学者,围绕外语语种规划、外语专业建设、外语学科发展、外语人才培养、公民外语能力和大学外语改革等六个议题展开讨论。
会议现场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戴曼纯指出,我们当前培养的外语人才虽然语言能力过关,但是高端人才太少,可谓是“大才难觅,小才拥挤”,现有的外语人才培养机制还存在很多问题。关于语种规划,他指出,“所谓大语种还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落实高端人才培养的一种可行方案是创造机会让用人单位的中青年骨干重新回学校学习,为将来开展工作储备语言技能之外的其它知识。关于公民外语能力,戴曼纯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现在的外语学习正在低龄化,特别是在教育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地方,很多中小学已经开展起了小语种教学,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现象,但是与此同时不能忽视的是教育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关于大学外语改革,戴曼纯认为大学外语教育改革应该以语言能力的活用为发展方向,统一外语能力的考核标准。
复旦大学教授蔡基刚认为,“一带一路”具有象征意义,它代表着国家规划,其中就包括双一流建设,创新语种,新工科的发展。他认为,学者的研究应该把眼光放大,学生学习外语的真正水平和能力不能用统一的等级考试来衡量和评判,国家需要的是“在专业领域中有很强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蔡永良则围绕“一带一路”外语教育规划这个主题表达了三个观点。首先,“一带一路”外语教育规划的定位不应是把语言作为交流工具,而应该定位于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文化共同体。其次,人才储备的提升不仅要培养人才,还要整合各方面外语人才资源。蔡永良提出,大学外语教学要化整为零,要根据专业研究方向调整外语教学标准和内容,这样才能为“一带一路”的外语人才储备提供不同层次的人才。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张治国认为,外语政策研究首先不能走极端,要明白外语教育的性质和目的,“要服务国家、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这样外语教育才有生命力,才有活力,才有社会基础。”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在不断推进,外语语种要根据国家的需要和经济成本因素来合理选择和规划。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晓波的发言分别围绕教育规划的两个主体,即学生和教师展开。董晓波认为,改变学生现在的就业状况,必须首先进行学科融合;除了学生的需求之外,高校外语教育改革还需要考虑老师的自我发展前景。
东南大学教授韩亚文从对有关非通用语的教学和研究出发,指出目前非通用语种外语建设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他认为,中国当前有众多高校开设了非通用语专业,语种覆盖面广,但是师资力量弱,整体偏年轻化,且本身科研水平较低,很难满足高校学生的学术指导需求。
南京农业大学曹新宇结合自身对南京农业大学各个学院的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调研结果,指出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提高含金量,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除此之外,大学英语应该根据学校的类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类型进行分类、分层次的教学。
会议最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对会议进行总结。他认为,要让中国人能使用多种语言参与到发现世界的过程中,中国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包括技术要利用这些语言来发现世界。(陈宇、沈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