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刘静、曾静婷
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今年的一号文件立足“三农”发展新形势,对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过去一年我国农业发展稳中有进,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取得了良好开局,乡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的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8年底的1.7%,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但是在繁荣的经济大潮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富裕起来的农村中,矛盾常常表现为一些既低俗又愚昧的“歪风”,例如赌博成风、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是“精神贫困”的外在表现。因此,精准扶贫工作在解决了贫困人口的物质贫困问题后还应该关注“精神贫困”问题。物质脱贫不是小康,精神富裕也不是小康,只有二者的统一才是真正达到了小康。
顾名思义,精神贫困是指精神贫瘠。和物质贫困一样,精神贫困也分为绝对形态和相对形态。绝对精神贫困是指因物质贫困导致的受教育时限不足、文化知识贫乏、价值观念僵化、思维方式滞后、生存发展能力缺失;相对精神贫困是指伴随物质富裕,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水平、价值观念等没有出现相应的提高,甚至还与社会整体发展方向出现偏差。相对精神贫困与绝对精神贫困相比较,具有隐蔽性和持久性特征,难以进行准确评判,也因此而被忽视。
从理论上来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初步解释了人在得到物质满足之后对精神富裕的追求,而西方著名的“幸福经济学”鼻祖伊斯特林也在提出“伊斯特林悖论”时指出,现代经济学是构建于“财富增加将导致福利或幸福增加”这样一个核心命题之上的。然而,一个令人迷惑的重要问题是: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这个悖论实际上说的正是精神相对贫困的问题。
精神贫困的原因复杂多样。一是传统文化的糟粕遗留。贫困地区普遍是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脱贫致富后精神追求的缺乏和精神生活的空虚,使得农村群众的精神越发贫瘠,以往的文化传统未随着物质富裕一同迭代更新,农村群众的思想进一步被固化。二是教育的缺失和文化知识的匮乏。由于历史原因,贫困地区教育相对落后,致使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不足,文化水平较低,脱贫致富后,在乡村可供选择的文化娱乐节目却过于稀少。三是偏重智育的“教育失衡”的结果。自“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学校教育首先注重学生的“智育”,“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立足之地,形成了“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使得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出现苍白。四是旧的扶贫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精神贫困。以往我国反贫困的理论和实践,多采用物质和经济层面的外在扶助,忽略了贫困主体精神层面的匮乏,最终导致农村贫困群体只是实现了物质脱贫,实质上精神仍旧“贫困”。
如何摆脱精神贫困,使农村群众的精神水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而取得同样的进步这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而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所谓“经验”。另一方面,这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要有长远打算,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那么,如何才能一步步缓解农村群众的相对精神贫困?
首先,加大力度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因此消除相对精神贫困应以转变传统生活模式作为突破口。而经济体制的变革与重组,是新生活模式形成的根本力量。随着改革开放和精准扶贫的深入开展,生产力作为精神脱贫的强大推动力表现得尤为明显。贫困地区小农经济等传统落后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受到了强烈冲击,与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新思想和新生活模式逐渐形成,为精神脱贫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其次,践行“德育”,知行统一。随着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精准扶贫的开展,加强教育应由“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具体而言,就是确保学校“道德教育课”的有效上课时间;在社会上通过社会实践课来践行道德教育;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协调配合,实现“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让青少年“德、智”高质量且全面的发展,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防止相对精神贫困观念代际传递,生生不息。
再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使农村群众文化娱乐选择多样化,从而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摆脱相对精神贫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对于通过脱贫政策走向富裕的乡村群众,新的一年应该精准定位、精神脱贫、开拓视野,重新铸就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勇做追梦人、心怀梦想、奋力追梦!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从多个层面采取多种措施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让亿万农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成就感和安全感,从根本上消除相对精神贫困,达到物质精神的双小康,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