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思享家】美国传媒自由的光环,经不起质疑
首页> 理论频道> 思享家 > 正文

【思享家】美国传媒自由的光环,经不起质疑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19-06-18 19:0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研究员、传播研究所所长、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洪宇

  长期以来,美国以传媒自由著称,其享有的自由主义光环与实力雄厚的全球传播力相辅相成,为维系美国在国际秩序中的领导地位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表面看来,美国传媒推动民主自由, 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事实上,美国传媒并未超越政治而存在,而是以一种“去政治”的表象, 对内维系权力精英统治下的个人主义民主,对外协助军事-商业复合体实施霸权能力。

  美国传媒以完全私有、资本控制、高度垄断为特征。表面上看,美国媒体已经摆脱政府管控,但实际上却效力于超越政府边界的大资本与大公司阶层。的确,美国媒体擅于表达精英内部关于治国理政的观念之争与利益之争,也会时不时地反映社会中批判态度与进步立场。但是,在核心价值和关键利益上,媒体舆论与统治阶层及其代理机构协同一致,在复杂动荡的国内外局势中,始终秉持着市场自由主义框架中的统治性价值。

  凭借舆论多样性的表象,美国传媒将美国塑造为自由主义的终极守望者。但事实上,统治者有意掩盖了市场自由主义在媒体舆论中的统治地位。凭借其塑造的自由主义,美国传媒将美式制度及背后的意识形态幻化于无边无形的普世价值。由此,美国传媒对内可以标榜媒介中立,对外独享价值输出的全球传播力,从而推动了以美国模式为蓝本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运动。那么,如何发现美国传媒自由的边界?

  第一,有限的精英政治光谱。美国传媒善用精英内部的争论摩擦,以此表现媒体舆论的自由、活跃和多元,但当精英内部出现“反叛者”,美国传媒立即成为现存体制的捍卫方。伯尼.桑德斯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所遭遇的媒体冷遇,就体现出媒体所能容忍的有限政治光谱。为了解决美国国内的资本主义危机和社会痛楚,桑德斯试图利用选举机制掌握国家机器,推动其主张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他的左翼立场在选民中广受欢迎,但却难以在“金元民主”和“资本主义自由”框架内获得赏识,主流媒体早已借助候选人筹款等“非政治”杠杆对其实现了边缘化。

  第二、市场自由主义的公共议程。在自由主义理想中,传媒应当是促进普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公共场域。美国传媒尽管在诸如人权问题、宗教自由、身份多样性等个人主义议题上态度开放,但一旦出现挑战美国模式或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质疑,传媒会毫不犹豫地实施系统性、排异性的传播控制。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声势浩大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遭此不公。在美国,有近数千人参加“占领华尔街”运动,讨伐金融贵族的贪婪不公,抵抗政商合一的系统腐败。美国主流媒体与政府部门一道,将这场社会运动矮化为幼稚表达、愤怒宣泄、反中产阶级、甚至恐怖主义,有效地抵消了这场运动所调用的政治主张和体制批判。

  第三、隐蔽的舆论操控。国家各个部门早已熟喑公关手段,用更隐蔽、更有效的方式操控媒介舆论,实施国内外协同的政治工程。美国媒体内虽然不乏具有专业良知的新闻与评论部门,但是他们受制于媒体机构的成本逻辑和主流价值,也越来越依靠公关公司获取信息。早在1990年海湾战争前夕,美国当局就借助公关公司“制造”了一场国会听证,捏造“伊拉克部队伤害科威特婴儿”的虚假罪名,并借助《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广泛传播,最终借助舆论发动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也是美国当局借助跨国公关手段,向美国民众输出“萨达姆.侯赛因掌握大规模生化武器”的虚假信息,建立了战争合法性。

  第四、美国至上主义。美国传媒将市场自由主义及其美式制度预设为国际报道与评论的普遍参照标准。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模式的可信度与普世性遭受重大现实挑战。默多克家族所持有的新闻集团旗下的福克斯新闻网以保守主义著称,其女主播翠西·里根与CGTN刘欣隔空喊话过程中,表达对中国经济、中国政府、中国与世界这一系列问题脸谱化、本质化、片面化评判,所持立场也迎合美国保守派零合思维。而在与刘欣进行连线对话时,翠西虽然没有让修辞上的狂热过多地干扰更为重要的中美关系前景,但美国本位立场依然是她发问的出发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秩序已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新兴力量势头增强,各种利益、观念、价值、愿景也在全球传播活动中更强烈地相互作用。这使得各国传媒既有全球传播之功能,又体现内政外交的复杂勾连。因此,我们需要认清美国传媒自由的真实边界和意识形态内核,同时还要鼓励中国传媒选择更高站位,为实现全球意义上的公共性和多样性,推动更为对等、彼此尊重、相互学习的全球对话模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网络治理与中国互联网全球化协同研究》(18AXW009)的研究成果)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