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钟飞腾
备受瞩目的G20大阪峰会落下帷幕,外交部G20特使、国际经济司司长王小龙在媒体吹风会上介绍说,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本次峰会取得了不少积极成果。我们对这次峰会的成果给予积极的评价。对于这次峰会,世界舆论关注的核心是中美元首会晤。在6月29日中午的会见中,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表示,双方将重启经贸磋商,同意推进协调、合作和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29日下午,峰会发布《大阪宣言》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可以预计,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反映这种声音,调高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
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关系的走向将决定性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然而,日本毕竟是这次峰会的东道国,日本不仅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且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日摩擦的主角,观察和深入评估日本在这次峰会中的表现也是我们理解世界经济走势的一种方法。实际上,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特朗普总统时,特意提到1971年名古屋发生的中美乒乓球代表团会晤,充分肯定这一事件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的作用。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时,各方也都在讨论能否从当年美日贸易摩擦中借鉴经验。随着大阪G20峰会结束,世界经济的走向将迈入新阶段,中国应当从大阪峰会中汲取应对贸易摩擦的动力。
一个月前,在东京举行的“亚洲的未来”国际交流会议上,日本首相安倍向与会的亚洲各国领导人介绍了日本拟在大阪峰会上提出的重点政策意见,并呼吁亚洲各国支持日本的倡议。其核心内容是两点,第一是构筑自由、公正的世界贸易秩序。在大阪G20峰会上,多边主义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已经再次得到各国领导人确认。但是,安倍首相在6月28日的发言中增加了一个新内容,即“无差别贸易体制”。这是一个应当引起重视的信号,因为WTO体制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承担义务。在此之前,美日欧三方就此问题,已经举行过多轮磋商,大阪会议中的这一呼吁代表着发达国家的声音。
2019年5月,中方也向世贸组织提交了《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建议文件》。中方的表态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定位,呼吁全球经济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和可持续,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更加匹配。中国认为,WTO的改革仍应保证发展中成员的特殊与差别待遇。
随着巴西不再定位为发展中经济体,美国认为中国和印度也不应该在WTO中享受发展中国家待遇,下一阶段主要经济体的竞争焦点将是贸易体制如何适应经济规模庞大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核心其实也是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迅速崛起的发展中经济体。
在这方面,日本也有经验。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如火如荼之际,当时的美国学者也提出:“世界经济能够容纳日本吗?”这个问题跟今天我们聚焦的WTO体制能否容纳中国几乎如出一辙。当年围绕日本的体制出现了所谓日本异质性的言论,很多人士认为日本是一种不同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类型。日美竞争的结局我们也看到了,不是说美国创造的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不能容纳日本,而是美国最终转变了轨道。冷战结束为美日重归于好创造了机会,日本出现了长达30年的泡沫经济,而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如今我们也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当把握机会,顺应时势,与日本就此问题加强协商。
第二,安倍在亚洲未来会议上就已提出数字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安倍将“基于信任的数据自由流通”构想(DFFT)命名为“大阪轨道”。在6月28日的大阪峰会上,安倍提出“数字化拥有解决国际社会课题的可能性”。中国欢迎日方启动“大阪轨道”,尤其是中方提出:作为数字大国,中方愿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保持市场开放。应当说,中方已经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先国家,中日就此问题的合作,特别是在第三方市场展开合作,将进一步塑造亚洲经济发展的方向。
事实上,早在2019年1月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时,安倍就将全球数据治理列为最重要的议题,并命名为“大阪轨道”,其核心内容包括让医疗、产业、交通等最有用的非个人匿名数据跨国界自由流通。安倍断言,在工业革命4.0和基于个人的“社会5.0”时代,数据产业是一个巨大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今后推动经济增长的将主要不再是资本,而是来源于个人生产和消费产生的数据。安倍认为,数据就是21世纪的石油。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要与中国争夺“5G”领导权。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拥有丰富的数据是一个显著特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目前美国拥有全球最多的数据生产者,其次是欧盟,但中国和印度拥有最多的潜在数据生产者。预计在2020年6月举行的WTO部长级会议上,各方将就电子商务等达成一份国际协定,创建引领数字时代的国际商业规则。比规则更高的是平台之争,尽管特朗普承诺美国企业可以继续向华为供货,但是未来中美技术之争不会很快停息,因为双方争的不仅是规则,还有平台。
回首过往,上个世界80年代末,日本在推动GATT(关贸总协定)转变为WTO时发挥了特殊作用。如果不是美日因贸易摩擦大重视多边谈判,WTO至少不会纳入与贸易相关的投资协定(TRIMs)等内容,对知识产权、服务贸易也不会那么重视。安倍在2019年1月初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中表示,日本是从1995年WTO诞生之日起才大规模使用互联网,但也只是在进入21世纪20年代前夜时才发现,推动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是数据。在2019年1月下旬的内阁总理大臣施政方针演说中,安倍提出日本将引领制定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伦理原则。中方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世界级的影响力,我们应充分考虑数字经济的国际多边规则,扭转在服务贸易的逆差状态。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前所未有重视数字经济,不仅将之视作在G20留下历史遗产的话题,并有意推动纳入WTO新体制中,可以说全球经济处于巨大新变局的前夜。中国应高度重视全球数据治理的发展方向,也应重视日本在推进这一议程中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