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刘世强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孙金行/摄
习近平外交思想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我国对外工作的历史使命、价值理念、基本原则、战略布局、政治保证、精神追求等内容。其中,历史使命是目标,价值理念是指引,基本原则是底线,战略布局是思路,政治保证是前提,精神风貌是底色。
历史使命: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从“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联通的视角看,我国外交工作的使命在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进步,通过中国自身发展带动国际社会共同发展。
价值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了中国从“中国之中国”走向“世界之中国”的国际胸怀和责任担当,是新时代中国对理想世界的愿景与追求,也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思想性公共产品。
基本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坚定维护国家利益。一方面,中国坚持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另一方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不意味着我们为了和平与发展就要放弃自身正当的利益诉求。
战略布局: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在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的支撑下,中国外交以“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主线全面展开,通过“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对接和互联互通;通过改革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均衡、公正和合理的方向发展。
政治保证: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外交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外交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必须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完善对外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涉外部门和机构的职能权责,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精神风貌: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的独特风范。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又着眼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潮流,展现独具特色的外交新风貌。(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