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防大学教授 严安
当前,以“互联网+党建”为基本形态的新实践,进入蓬勃兴盛的新时代。互联网凭借更容易吸引年轻人、更多是由年轻人所运用、更能够渗透新业态新社区新人群等特点,使新形态党建实践不断汇聚年轻的智慧,结出时代硕果。
第一,从“互联网企业”到“所有组织”。互联网党建早期实践的发起,源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基层党组织运用网络技术辅助完成一些具体的党建事务。后来在权威部门的文件中,互联网党建指的是“互联网企业的党建”,就是在互联网企业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党组织的各项功能和作用。到今天,互联网党建的范畴和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党建成为利用互联网思维改进党建工作模式、流程的党建新形态。在互联网上开展党建活动的党组织已经数以百万计,几乎覆盖所有组织类型。可以说,“互联网+党建”无处不在,关联四方。
第二,从“关注青年”到“依靠青年”。开展互联网党建的一个重要初衷,是要使站在时代前列和互联网领域中的年轻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因为在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空间中,青年人是最庞大的群体,其中又有大量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和“时尚先锋”。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传播新观念,开创新生活,对各种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影响着社会潮流、科技趋势和国家未来。然而随着“互联网+党建”的日益深化,“关注青年”与“青年关注”自然相遇,“青年参与”与“青年主持”顺畅衔接。互联网的独特魅力、强大吸引力和广泛渗透力与年轻党员的旺盛创造力等“诸力共鸣”,使得中青年党员成为“互联网党建”的中坚力量。依靠这支队伍推进新时代的互联网党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第三,从“注重形式”到“创新模式”。把某些党建工作直接“搬”上网,曾经是许多单位的形式化表现。然而,如今新的党建模式不断涌现并保持稳定,智慧党建、大数据党建、微党建、党建云、计量党建等各种新实践新模式开始产生普遍效应。如义乌的互联网党建品牌“e路初心”,苏宁依托O2O打造全天候“红色阵地”,中国银行构建的“复兴壹号”党建共享平台,一些街道在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中基于线上平台成立党建联盟,许多事业单位通过网络体系重塑党建工作“菜单式”流程,众多院校和部队建立的“多点会议”视频教育模式等等,无不开创了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党建新局面。
第四,从“双向联络”到“无限链接”。当前,党员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进行相互联系,实现了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之间的“亲密、及时”接触。随着互联网党建对网络平台各类功能的开发运用日益娴熟,“互联网+”推动着党建活动朝着“无限链接”迅猛发展。互联网+行业、+信息、 +组织、 +人才、+社交群体……揭示着党建创新的无限可能,打开了党建实践的崭新空间。如今,电脑、电视、手机“三屏互动”普遍运用了,“红色领航”工程在互联网企业创立发起了,乡村党支部的晚间学习活动“亮灯读书”靠“微课堂”激活了。
第五,从“各说各话”到“互动交融”。刚开始时,人们对党建活动上网、互联网+党建,存在许多顾虑。为了避免出错,在网络中发布信息时,往往只说自己关心的话,只发表基于自身立场的观点。至于受众关心什么、热点或焦点是什么、人们接受不接受、说出去有没有反响等等,都不太考虑。如今,舆情动态已经成为所有党组织都关注的问题,网上发言、网络交流、网上谈心、网上征求意见,以及党建重大议题的公开讨论和集智攻关,变得更加普遍和寻常。党员之间、组织之间、党员与社会和组织三方之间的互动,已经即时化,许多地方和组织还达到了可视化,一个高效率大众化多层次交互式的党建新环境,趋于形成。
第六,从“平台工具”到“崭新体制”。互联网党建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空间中信仰主体、政治主体、领导力量一度缺位的局面。同时,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话语、互联网方式、互联网优势,也影响着整个党的建设的格局和思路。早期那种仅仅把互联网当作工作平台的现象,开始被党建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所代替。一些具有虚拟特征的网上党组织,还发展出独具时代特色和技术风范的建设发展形态。一种线上与线下紧密交融的组织体制,正在形成。类似于“街道党工委+园区联合党委(管区党委)+企业党组织(社区党组织)”的新型党建层级管理体系,“加”互联网体系和思维方式,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党建体制,在许多地区和行业中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