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浙江大学西部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孟东军,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杨春光,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张亮,浙江大学西部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 敖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首要原则是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实现党管农村的直接体现,目前我国有4万多个镇和60多万个建制村,基本都建立了党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实现党对农村全部工作领导的战斗堡垒,是党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关口,是党领导农民群众实施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和组织保障。但是,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依然面临着党组织整体战斗力偏弱、干部素质能力参差不齐、保障激励机制不甚完善、党员教育发展较为滞后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尽快借鉴枫桥经验、费村经验、留坝社员网模式等成功模式,加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发展的“领头羊”、稳定的“顶梁柱”。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增强组织功能。把农村基层党建放到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设计;围绕乡村振兴总目标,党员干部要明确权利义务,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为适应新形势,要突出抓好乡村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切实增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打破原来设置党小组的传统方式,要以适应农业专业化生产的要求来调整党组织设置,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对法律法规学习纳入考核指标,达到以党风促作风、强意识的效果。
二要注重队伍建设,提高能力素质。带头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思想品质好、政治素质高,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党员干部选上来;要加强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培训学习,提高“双带”的能力和本领;通过驻村干部联系本职单位和研究院校常态化,借助外力拓宽视野加强合作;建立后备干部定期考察调整制度,对表现优秀、条件成熟的乡土人才、大学生村官及时补充进入村“两委”,对不合格的及时调整,做到备用结合、动态管理。
三要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干事活力。设立村党组织专项工作经费,为村务活动、为民办事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健全在职村干部工资补贴最低保障和正常调升制度、退职村干部养老金保障制度;探索农村干部职业化与非职业化相结合的路子,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乡镇招考名额直接面向优秀村干部;在完善强化村级民主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基础上,要严厉打击农村在克扣、截留、私分涉农资金及选人用人等方面的腐败现象,让村级公共权力阳光规范地运行。
四要强化教育管理,治理规范有序。积极引导懂政策、守法律、支持组织工作、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村青年向党组织靠拢,发展骨干力量;在发展党员中充分发扬民主,实施村级党务民主听证制度,杜绝独权武断现象发生;在党员务工地组建临时移动党支部,加强对外出务工党员管理和教育;通过村党员干部严肃落实组织生活,带动村民反对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
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的牵头揽总,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党的基层工作队伍,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提供核心力量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