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冯俏彬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人们对经济发展情况产生了疑问,对此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对一国经济而言,短期重点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长期则是促进经济增长。短期而言,由于种种因素的扰动,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指标总是处于不停的变化中,时上时下、时好时坏,有时各个指标之间协调一致,有时走向却完全背离。比如,2019年,我国GDP增速、投资、进出口等指标总体上比较一致地反映出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和影响,但CPI与PPI的走向则大幅度背离,其中更多反映的是生猪供求方面出现的剧烈变化。这些反映短期经济运行状况指标的变化,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并及时采取对策,但却不能由此推断我国经济的长期走势。
分析一国经济长期走势,要更多地关注经济的基本面,即供给一侧的要素种类、数量及其组合效率。古典经济学认为,决定长期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主要有三个,即劳动力、土地、资本。从当前我国的具体情况看,除了这三个传统要素,另外还有三个新要素,即科技创新、制度、数据。三大传统要素和三大新要素一起,从数量、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共同发力,共同形成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奠定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稳中向好的基础。
第一,我国劳动力数量有所减少,但劳动力的质量却明显提升。人力、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庞大的人口红利。2012年以来,我国16-59岁的劳动人口有所下降,劳动力成本也明显上升,对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不少的影响。但是,从总量上看,目前我国总人口突破14亿人,劳动力约为9亿,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仍然在64%左右。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现在我国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近年来,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都高达数百万人。以2019年为例,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为874万,如果再加上478万的中职毕业生,仅一年就向劳动力市场输送了1352万高素质劳动者。所有这些,都推动着我国正在从“人口红利”迈向“人才红利”、从“劳动力红利”提升到“工程师红利”,这是支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础性条件之一。
第二,我国资金充裕,储蓄率远高于世界上多数国家。过去30多年,我国储蓄率始终处于高位。如2000年我国储蓄率为35.6%,此后一路飙升,到2008年达到了51.8%的峰值,其中居民储蓄率从2000年的28.2%上升到2008年的37.3%。得益于高储蓄率的有力支持,多年来我国的投资率也一直保持高位,这是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高增长的资金保障。近两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储蓄率有所下降,2018年为45.7%。但即使如此,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储蓄率仍然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比如,2016年,在经合组织(OECD)国家中,居民储蓄率最高的3个国家分别为瑞士、瑞典和墨西哥,其数值分别为18.79%、16.02%、15.45%(2016年),相比之下,同期我国居民储蓄率高达36.1%。2018年底,美国居民储蓄率仅为7.6%,我国是其的5倍。如果再考虑到进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始终保持高位,则发展经济的资金更是充裕。这是支持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稳中向好的基础性条件之二。
第三,我国城市土地资源趋紧,但总体上土地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裕。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2018年为59.58%),建成区面积快速扩大,许多省会城市特别是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近年来土地已趋于紧张,对一些产业发展形成约束条件。但是放眼全国、放眼城市和农村,总体而言我国土地面积广大,自然条件也算得上良好。未来通过土地指标计划管理方式的调整,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改革,还能释放出很大的土地和资源潜力,能够满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是支持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础性条件之三。
第四,科技创新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技术进步是经济繁荣的根源,创新是第一生产力。过去我国总体上处于技术的模仿和学习阶段,近年来技术明显跃升,在一些领域已不输于发达国家。特别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加快,政府和企业都更加重视科技投入,技术进步的步伐明显加快。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的数量快速增加。根据有关统计,2009年至2019年,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260.64万篇,排名居世界第2位。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18年世界各国专利、知识申请情况,当年我国提交专利申请的数量为53245件,较上年增长9.1%,仅次于美国(56142件)。因此,虽然我国总体的科技水平距离世界一流还有差距,但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从过去的技术“跟跑”为主,到现在一些领域已逐渐赶上进入了“并跑”阶段,甚至在个别领域已经进入了“领跑”。创新驱动正在成为支持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新动力。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风霜砥砺下,我国形成了具有强大动员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的国家制度,历史上曾经一次又一次地面临自然灾害、战争等重大威胁,但始终迄今不倒,展现出巨大的韧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转变,现在正处在“强起来”的关键历史时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十三个方面的“坚持与完善”,为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只要我们继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就一定能再次激发出巨大的经济内生动力与潜力,支持中国经济行稳至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根本保证。
第六,互联网相关数据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证明和希望所在。《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多次提到“数据”,如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等等。这是对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认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近年来我国各类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数字经济发展一飞冲天。2008年,我国数字经济的总规模仅为4.81万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仅为15.2%。到2018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31.3万亿元、34.8%,十年间增长了6.5倍。更重要的是,我国网民基数极为庞大,201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8.6%。这一数字超过整个欧洲人口的总和,形成“互联网世界”中巨大的基数,催生出难以想象的规模效应和生态圈效应,这是未来新经济形态最丰美肥沃的土壤,也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希望与未来所在。
除了以上六大要素之外,支持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稳中向好的因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我国GDP 总量为3678.70亿元,人均385元人民币(相当于48美元),仅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几乎处于赤贫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体系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在不仅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完备的国家,而且工业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以钢铁为例,目前在我国每年出产9.7亿吨的钢铁产品中,仅有2000万吨需要从国外进口。在这2000万吨中,其中完全不能自己生产的仅占5%,能生产但质量还需要提升的占15%。换言之,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钢铁强国。这些改革开放以来积累起来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利于妥善应对短期经济下行带来的风险压力,并为转向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与巨大的内需潜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我国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的效应正日渐显现。可以用以下五组数字来表述中国经济之“大”:14亿人口、9亿劳动力、4亿中等收入群体、1.7亿高素质劳动者、1.2亿市场主体。仅以其中中等收入群体一项而言,就超过美国人口总和。超大经济体具有庞大的市场空间与消费容量。在此仅试举一例,2019年“11.11”电商购物节中,在24小时内仅天猫一家的销售额高就达2684亿元,全网更是高达4104亿元。这些数字,分别是美国2019年“黑色星期五”74亿元销售额的5倍和7.9倍。庞大的市场和强劲的消费能力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持,还将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是我国中国长期向好的重要法宝。
网络化的基础设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适度超前、统筹衔接的一体化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建成。截至2018年末,我国铁路、公路里程分别达到13.1万公里和48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分别达到2.9万公里、14.3万公里,均位居世界第一。全国港口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2.4万个,民航机场达到235个,均高居世界前列。纵横成网、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将偌大的中国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员、货物、信息快速流动,并将那些地处偏僻的腹地带入中国经济的大网中,激发出强劲持续的经济增长潜力。
此外,我们还有渴求创新并对美好生活怀着强烈愿意的人们,以及能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的强大制度力量,所有这些都是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坚实基础。只要我们洞悉历史发展的周期律,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就一定能冷静、客观、辩证、积极地看待短期经济数据的起伏,“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看到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内在决定因素,共同努力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