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郑芳芳)9月25日下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清华大学共同指导,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以“城镇化的未来:新挑战与新动能”为主题的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2020在清华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蔡昉,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城镇化工作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吴越涛,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守英,中国科学院大学信息管理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刘健等嘉宾出席,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及企业代表参会。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主持。
会议现场
吴越涛在以“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 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为题的致辞中指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加大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都走在世界前列。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共同探讨新型城镇化未来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大趋势,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他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对美好未来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补齐各级各类城市和城镇软硬件短板弱项的重要抓手。
吴越涛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一系列成效:一是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现新突破;二是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迈出新步伐;三是县城建设取得新成效;四是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迈出关键一步。与此同时,城镇化相关领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障碍尚未得到根本的破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不高、城市群一体化机制不健全、城市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短板依然存在。因此,在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的支撑。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在致辞中表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极快的城镇化奇迹,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并把新型城镇化纳入重点投资的“两新一重”建设,为下一阶段城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7月2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明确了近期5大重点工作。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一次指出,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有序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引领作用,将是“十四五”期间城镇化工作的重点。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今天举办这次论坛,共同讨论、思考城镇化未来的新挑战与新动能问题,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他强调,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清华大学代表性的合作成果之一,自成立以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精心指导下,出色完成了城市群与都市圈建设、中心城市能级提升、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行政区划优化调整等城镇化发展重点领域的多项科研工作,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丰硕成果。同时,研究院主持开展了成都、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在服务地方城镇化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研究院能够继续立足智库根本,不断推动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为我国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在主旨报告环节,蔡昉围绕“新型城镇化与新发展格局”进行主题发言。他指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就是应该把曾经不太关注的需求侧研究补充上来,让其与供给侧的高质量发展和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这样才可能实现我们十四五的目标,实现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我们知道,目前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8.2%,GDP总量占世界的16.3%,但是中国的最终消费仍然只占世界的12.1%,如果未来中国GDP的比重能够和消费的比重达到一致,那么我们还有4个百分点的潜力可以挖掘。其中,居民消费更是具有巨大潜力,占总消费的70%。而当前中国的城镇化率60.06%,有40%的人住在农村,但是他们在居民消费中只占22%,很显然潜力最大的还是农村居民的消费提高,这是拉动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潜力。如何挖掘这个潜力?蔡昉指出,一是让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让做大的蛋糕合理公平的“吃”到居民嘴里;二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具体的说当前的任务就是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村人口城镇化并相应提高他的消费率。蔡昉强调,户籍制度改革当前仍然存在较大障碍,要特别注重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更合理的分担改革成本,更合理的分享改革收益。
刘守英围绕“农业工业化与农业产业革命”进行主题发言。他指出,在我国快速城镇化阶段出现的一大反常现象是,中国的农业回报率非常低,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农业利润率是下降的。这就造成我们的农业类别比较单一,农产品的成本持续上升,产业的融合层次非常低,整个乡村的功能价值被窄化。如果中国在十四五期间,不能提高农业的回报率,那么农业产业就没有希望。想要提高农业回报率的一大核心就是提高农业的规模报酬,提高农业规模报酬本质是什么?就是提高农业要素匹配度(劳动力、土地、资本)和降低单要素推进带来的成本的提升,这里包括服务的规模化,包括要素匹配度的提高等等。此外,实现农业现代化还要注重的是改变当下农业要素,即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利用不经济的现状。他强调,制度变革是推动农业产业革命的力量,一定要有制度变革打破要素不匹配的被锁定的状态。
此外,贺克斌与柳卸林分别就“新型城镇化:无废建设与低碳发展”与“从城市创新系统看未来城市竞争力”为题进行发言,为低碳化与创新性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言献策。
圆桌对话环节,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尹宏,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社会治理》杂志社长兼总编辑傅昌波,中国海外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业界导师许均华,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中心主任袁祥飞,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副县长杜尉栋共同围绕主题“双循环格局下的城镇化发展新动能”进行交流讨论与精彩对话,探讨目前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新态势、新挑战,以及由此催生的新机遇、新动能,为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贡献力量。
据了解,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是清华大学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以2015年10月习总书记访英成果之一—— “中英可持续城镇化研究平台”为基础,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清华大学于2016年3月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 政策·实践论坛为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常设论坛,每年定期举办。